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再审程序"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事抗诉机制与再审程序关系探析
收藏 引用
《法商研究》2006年 第4期23卷 42-46页
作者:蔡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再审程序做了一些规定,但仍停留在审判监督程序的层面。由于立法者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价值取向和理念等的理解存在偏差,以致在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模式和具体程序的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而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台湾地区刑事诉讼非常上诉程序——兼论与台湾地区刑事再审程序之比较
收藏 引用
《人民检察》2017年 第2期 71-73页
作者:王保权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非常上诉程序"与"再审程序"是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项重要制度。两者同属于特别的救济制度,是在一、二、三审之外,对已确立裁判进行重新审查的特殊诉讼程序。但两者的制度设计理念不同。非常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宪法理念的重新定位与民事申请再审程序的重构
收藏 引用
《法商研究》2006年 第4期23卷 29-32页
作者:刘敏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再审程序做了一些规定,但仍停留在审判监督程序的层面。由于立法者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价值取向和理念等的理解存在偏差,以致在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模式和具体程序的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而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抗诉程序再审程序的分离
收藏 引用
《理论探索》2007年 第1期 147-150页
作者:张坤世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0001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没有将抗诉程序再审程序进行区分,使得抗诉机关的抗诉行为径行启动再审,从目的性、诉权理论、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以及程序设计等方面看,正是这种不科学的制度安排,引发了理论与实践上的许多冲突。因此,应当突破现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我国再审程序立法的构想
收藏 引用
《人民司法》2002年 第11期 31-32页
作者:余向阳江西省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 
布什与戈尔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经有过一段插曲:双方对选票的有效性产生争执而诉至法院,经司法最终裁决,布什胜诉.戈尔未因败诉而耿耿于怀,反而向布什表示祝贺.与其说这是一件总统候选人之间的官司,不如说这是一个法治国家的一段司法佳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效司法视野下民事再审程序启动权的配置
收藏 引用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24卷 188-192页
作者:朱建敏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如何协调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司法制度设计与实践所面临的难题。出于秩序、稳定等政策因素的考虑,司法实践中效率常常处于被忽略的位置,这一问题在审判监督程序的设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公正、效率与权威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片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事再审程序之审视与重构
收藏 引用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 第2期8卷 27-33页
作者:孔凡彬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本文分析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诸弊端,如何完善之,并进一步解决当事人申请再审难问题认为,应废除法院自行发动再审的权力,限制检察院抗诉的范围,完善当事人的再审之诉。文章并就再审立法指导思想的更新、再审事由的重构、立法结构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外刑事再审程序的考察分析
收藏 引用
《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 第3期26卷 40-44页
作者:马洪亮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作为矫正误判的立法设计,刑事再审制度成为"公正被平等地施与每一个人"的诉讼目标得以实现的最后一道屏障。这种裁判的权威性向正义原则的理性让步是人类多种价值目标冲突与选择的结果。因而,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程序上的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引入专利审查再审程序的设想
收藏 引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年 第26期 126-127页
作者:刘广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100088 
本文借鉴美国专利授权后行政审查制度,提出了在我国设立专利再审制度的设想和制度设计,以期完善我国专利权确权程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院长发现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程序之设计——以涉诉信访改革为视角
收藏 引用
《特区法坛》2017年 第12期 32-36页
作者:巩志俊 刘秀姣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论文提要:目前民诉法中关于启动再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决定再审,而关于“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