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再解读"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独特的“早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再解读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2期 101-108页
作者:卢燕娟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的早晨》与其他左翼文学相比,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共和国早晨"形象。这个"早晨"包含着更复杂的历史记忆、时间经验,也创造了更有包容力的未来想象。这个独特的"早晨"形象是对20世纪中国革命和社会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性与自由:大学建筑“场所精神”的再解读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2013年 第6期29卷 60-65页
作者:孟丽菊 赵红艳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暨田家炳书院辽宁大连116029 
早期对大学建筑的讨论均以建筑学者为主,近些年来大学建筑的问题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感兴趣的一个新兴热门话题。由此"大学建筑"就成为众多不同学科背景参与者所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也导致了大学建筑研究的多元化趋向。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干出土商代侧身玉“羽人”的再解读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2020年 第10期 60-68页
作者:彭适凡不详 
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众多精美玉器饰品中,有一件引人瞩目的艺术品——侧身羽人佩饰。当人们有机会观赏它时,无不为其独特的造型和雕琢技艺而惊叹。以往有学者包括笔者都曾撰文作过初步介绍和解读。^([1])近年来,在学研过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6年 第15期 82-85页
作者:左靖 
  江南,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它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且含糊不清的.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同时,它还是一种"诗性文化"的想象.我们对江南的体认是多方面的.不过,长期以来,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井冈山精神再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 第1期3卷 39-44页
作者:余伯流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江西井冈山343600 
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脊梁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当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有丰富博大的内涵。根据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曾有的概括,融合他们指示的要义,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和特征,可作如下深层解读:井冈山精神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宋之争”再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5年 第2期10卷 93-105页
作者:陈军 贾一真扬州大学文学院 
宋丹丹与宋方金曾就演员拍戏要不要依照剧本及如何改剧本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通过对'两宋之争'的全面梳理,力求从学理层面对争论双方的观点给出中肯的评析,并进一步反思编剧与表演的关系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冯骥才中篇小说《啊!》再解读
收藏 引用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 10-11页
作者:吴琪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冯骥才中篇小说《啊!》是描述文革特殊政治气候时知识分子遭受肆无忌惮的精神摧残的小说作品。时过三十年,重新运用叙事学、心理学等新角度进行审视并"鉴往知来",透视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及其人物的精神风貌,把握作者的创作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聊斋戏”的女性主义再解读——以《聊斋志异》之画皮为例
收藏 引用
《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 第1期37卷 108-108,114页
作者:荆营营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创作的,以谈狐说鬼的手法描写民间传说和鬼怪故事的力作。《聊斋志异》也被改编成多种中国戏曲的形式。在中国古代,依靠戏曲的高台对来普通人民进行思想教育的社会生活当中,"聊斋戏"的内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高粱》在英语世界的叙述重构与“再解读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3期39卷 81-86页
作者:李梓铭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莫言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五个中篇小说组成,无论是叙事方法还是故事情节,第一章《红高粱》都是最成熟、最出色、最富于创造活力的一部分。《红高粱》第五节讲述"我奶奶"出嫁时的情形,其叙事结构在翻译过程中,遭遇解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琅琊榜》再解读中的主动阅听人现象研究设计
收藏 引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年 第6期 58-59页
作者:王睿劼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本文从主动阅听人理论(积极受众论)中出发,设计了一个关于电视剧《琅琊榜》的受众在解读现象的研究,本研究运用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期望可以了解受众对古装正剧再解读中的意识形态与趣味取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