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写作伦理"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极端的艺术与欲望的政治——网络官场小说的写作伦理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 第9期24卷 13-19页
作者: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主持人语:这是一组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网络文化和艺术的专题文章。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中国社会,乃至改变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它在培养自己的无组织的社会组织,也在培养一代伦理道德与生活观念截然不同的新人。互联网创生的生活和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构当代散文的写作伦理——以彭学明的《娘》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 第10期 187-196页
作者:刘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彭学明(土家族)的经典散文文本《娘》近期再版,作家精心增补了七万字,让《娘》这个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学文本,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再度出现在了读者面前。这部作品,不只是以对娘深入心髓的感情,来记录娘怎样在漫长而艰辛的人生泥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
收藏 引用
《长江文艺》2020年 第19期 132-135页
作者:宋时磊不详 
1985年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领取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在演讲中引用了那句知名的犹太谚语"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拉伯雷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巨人传》就呱呱坠地了,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写作伦理与自传文学的自我表述——评文畅《回望云烟》
收藏 引用
《芒种》2017年 第1期 100-109页
作者:吴玉杰 霍虹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3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0 
自传文学是对自我的回忆,创作主体面对丰富的人生材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如何选择与书写、提取与编码,体现不同的写作伦理和价值取向。文畅的《回望云烟》以真实记录、互为自我等真诚态度与艺术笔法书写回忆录,审美观照自我与他者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才之眼的道德承担与写作伦理的现代嬗变——从鲁迅小说《示众》的意义生成说起
收藏 引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5期 59-65页
作者:杨红旗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旁观与直观、客观与主观等语词彰显了中国现代语境与话语场域转变中写作伦理的现实需求、历史变化及其困境与出路。天才之眼的直观是王国维建构文学内在品质的核心话语,直观不仅具有艺术自主性品质,同时呈现文学伦理关系内涵。这种直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去先锋性”、乡土记忆与地方经验——论朱兴友长篇小说《那时赵钱孙》的写作伦理
收藏 引用
《昭通学院学报》2024年 第1期46卷 34-40页
作者:王云杉 潘遨航云南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社会变革通常推动了乡土小说的创作转型。对此,不少研究者立足于新的历史时代语境,撰文探讨乡土小说创作的创作观念、叙事困境与理论经验。朱兴友的《那时赵钱孙》以“去先锋性”的写作伦理与艺术形式,叙述以滇东北乡村为原型的乡土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价值的关怀:当代女性写作伦理析论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 第6期9卷 101-109页
作者:尼莎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伦理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当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从女性视角出发描述女性自身情感体验和现实需求的作品。女性情感常常借助关怀这一形式表现出来。关怀是关怀伦理学探讨的核心内容,同时也与中国传统女性写作文化天然相亲。将关怀伦理作为一种女性文学批评和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言是现实的大敌”——论康拉德的语言观与现实观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 第6期31卷 60-67页
作者:王松林 熊卉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作为一位小说艺术家,康拉德对小说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看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康拉德的小说艺术观。首先,康拉德认为小说艺术之真寓于想象之中,虚构与现实、想象与真实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其次,他指出艺术家应该捕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寂静的时刻与庄严的苦难——东西中短篇小说论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3年 第2期 172-179页
作者:张德明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东西大量中短篇小说在荒诞、幽默、反讽、寓言的语言氛围中,形成了一种自然深刻的哲学境界。对现实和人性敏感而持续的关注与深长、唯美、灵动、温暖的伦理情感使东西的写作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南方经验。从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视野对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疏离、破碎、悬而未决的离散艺术镜像——黎南小说中“孤立的个体”形塑及意义论
收藏 引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5期38卷 42-48页
作者:张益伟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澳大利亚籍越南裔作家黎南的《船》从世界视角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孤立"身份的各色人物,并将其生命中的断裂体验和记忆的破碎作为小说叙事的重心。这些纷杂的人物形象是一种疏离型的存在。记忆的断裂或身份的漂浮导致他们都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