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刁亦男"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漫游者·孤岛身份·双重生活——刁亦男影片中人物的文化属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影剧新作》2022年 第4期 143-155页
作者:曹茜山东艺术学院 
作为“体制内作者”,刁亦男能够很好的平衡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在他的影片中,悬疑、刺激、暧昧、浪漫等元素并存,对人性的深入探索是刁亦男影片的核心,人物的生存状态是刁亦男影片表现的关键。他通过模糊善与恶的边界去表现人的复杂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异变到救赎——刁亦男电影中人性主题的内涵嬗变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9年 第4期32卷 41-42页
作者:谭文鑫长沙学院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22 
《制服》《夜车》和《白日焰火》是由刁亦男编剧并执导的,因而这是最能体现其艺术追求的三部影片。它们有一个共同主题,即对人性的挖掘与审视。不过,影片中人性表现的重心存在位移,呈现出一条从异变到复归再到救赎的嬗变轨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鲜活而有质感的调性——刁亦男导演的艺术之路与影像风格
收藏 引用
《西部广播电视》2022年 第15期43卷 103-105页
作者:蒋峰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电影导演刁亦男在20年的时间内,只拍摄出4部电影,如此“低产”反映出的正是他对作品艺术质量的严苛追求。在他迄今创作的4部影片中,他强调的是对人心灵的深度关注,致力于揭示人在残酷和荒诞的现实生活中内心被点燃的疯狂,并在影像风格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兰·巴特理论视域下刁亦男黑色电影影像的演变
收藏 引用
《山东艺术》2024年 第4期 80-89页
作者:武岳东方 杨光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刁亦男迄今为止创作的四部电影已然成为国内外广受认可的现象级佳作。其作品在亚洲黑色电影领域独树一帜,也映现出中国电影在商业和艺术上融合的缺失。鉴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影像符号编码、解码的重要意义,有必要重返该思潮代表人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被融化的景观:刁亦男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1年 第23期34卷 68-70,96页
作者:王子钦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影像和声音作为叙事的语言,将电影在客观上表现为空间段落的排列组合和视觉空间的连续运动。电影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相互渗透的两个要素,空间不仅能够拓展叙事表现力,更能够深化叙事策略,对表达导演话语立场具有隐喻作用。刁亦男导演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陆黑色电影中霓虹元素的演变与隐喻——以刁亦男导演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4年 第5期 44-47页
作者:蓝佳滢 胡星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 
自抗战前后国产黑色电影中出现的霓虹元素到中国第六代导演围绕边缘城镇空间描绘的霓虹世界,大陆黑色电影中的霓虹元素在发展与嬗变。电力工业的发展、霓虹灯产生的特殊视觉感受与特定历史变迁语境下心理感受的相似性使霓虹元素得以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的诗意叙事策略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2023年 第1期 59-61页
作者:薛婧如 蓝佳滢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 
导演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延续了强劲的“式”黑色电影风格,影片中中断的叙事、缺失的人物前史以及现实与超现实、善与恶、警与匪、人性与动物性等界限的模糊都反映出刁亦男导演强烈的后现代审美倾向,暧昧的情绪氛围弥散在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身体之重、双重身份与性别空间:刁亦男电影中的性别修辞
收藏 引用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 第5期34卷 57-61页
作者:孙颖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从处女作《制服》、《夜车》、《白日焰火》到入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奖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导演凭强烈的视觉影像风格、边缘人的奇情故事和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怀享誉国际。两性关系之间的融合和对抗一直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电影《白日焰火》的叙事结构与审美张力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5年 第6期 130-131,167页
作者:张泽鸿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悬疑追凶的商业剧本、禁忌之爱的文艺叙事以及人性探究的隐喻镜头语言等共同构成了影片《白日焰火》的内在审美张力与三重叙事话语,并展现了爱情、背叛和救赎的多重旨趣。但导演过于追求艺术风格与市场效益的平衡,从而削弱了作品探寻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方车站的聚会》的黑色美学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0年 第7期 111-113页
作者:李卫东安康学院艺术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刁亦男始终执着于进行黑色电影的拍摄,自为其赢得柏林金熊奖的《白日焰火》之后,刁亦男又拍摄出了有更胜一筹意味的《南方车站的聚会》,近乎极端地关注与表达社会底层人恶劣的生存状态和充满矛盾、可悯可悲的精神世界。在《南方车站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