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分支电路"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负电阻电磁分支电路阻尼隔振系统试验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报》2016年 第6期29卷 1057-1061页
作者:严博 张希农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 
给出了一种负电阻电磁分支电路阻尼隔振器,并开展了板结构的隔振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该隔振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负电阻分支电路原理图,建立了板隔振系统的控制方程。其次,设计了板结构隔振试验测试系统,开展了板结构在正弦扫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支电路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的电路参数优化
收藏 引用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4期28卷 341-344页
作者:杨长洲 童昕 黄庆专 刘俊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通过建立半主动压电可控悬臂梁有限元模型,进一步采用精细时程积分法求解各节点的挠度和转角.以分支电路中电感和电阻值为设计变量,梁有限元模型动端点处节点位移振幅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电路中的电感和电阻,得到不同激励频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遗传算法的半主动分支电路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年 第5期25卷 13-14,28页
作者:万立 童昕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福建泉州362011 
应用遗传算法,对采用半主动分支电路控制悬臂梁振动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做了研究。考虑到在半 主动分支电路振动控制中,所选电器元件的参数对振动控制的效果至关重要,重点对其做优化设计。结果对进一 步研究半主动分支电路有一定的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连续梁的压电分流阻尼模型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 第3期23卷 398-402页
作者:李宁 张景绘西安交通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西安710051 
建立具有压电分流阻尼的连续梁的动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各种不同分支电路构型的广义传递函数,并推导出对应于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电器元件最优参数表达式。对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减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R并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电智能结构的一类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 第1期11卷 87-90页
作者:李宁 程礼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根据重置微分方程理论,提出了压电智能结构的一类非线性振动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压电分流阻尼开关系统的作用效果,设计了一个满足Lyapunov稳定性的非线性控制器,建立了被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模拟电路中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电分流阻尼的虚拟实现
收藏 引用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4期9卷 59-63页
作者:李宁 程礼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提出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虚拟实现方法,用主动控制的方法来真实地模拟被动压电分流阻尼器的效果。利用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动力学基本方程设计反馈控制器,建立相应于LR串联分支电路的反馈控制结构,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或渐进稳定。虚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今天的绿色POL DC/DC转换器设计需要高效率和低IQ
收藏 引用
《今日电子》2008年 第8期 74-75页
作者:Tony Armstrong凌力尔特公司 
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由48V背板供电的。这个电压通常要降至较低的24V、12V或5V的中间总线电压,以向系统内的电路板支架供电。然而,这些电路板上的大多数分支电路或集成电路要求在低于1~3.3V的电压范围内工作,电流范围为数十mA至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穆尔电子MICO智能配电解决方案获得NEC二类电源认证
收藏 引用
《智慧工厂》2015年 第11期 27-27页
穆尔电子为UL508A控制柜设计的MICO保护模块是智能配电、分支电路高效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在,八种MIc0模块已获得NECClass2认证。通过穆尔电子获得NECClass2标准认证的MICO模块能更紧凑,更具成本有效,且更快地设计NECC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