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列维纳斯"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电影文化学的“列维纳斯哲学分析法”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5年 第1期 32-38页
作者:姜彦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北京海淀100091 
本文致力于以列维纳斯的核心理念为典范,搭建起“当代电影文化研究”“经典人文学理论”与“电影人文系统的科学发展”三者之间的桥梁,并视列维纳斯的哲学探索为融合“当代性”与“未来性”的坚实理论基础。列维纳斯对“他者”的强调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异质性及其对存在救赎之可能和限度——列维纳斯对现代艺术的伦理定位兼谈其与利奥塔美学思想之差异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 第6期 33-40页
作者: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 
通过梳理、解读《从实存到实存者》,介绍列维纳斯的"异域"美学思想及其对美学的伦理定位,并通过与利奥塔之后现代崇高美学的对比,分析二者在内在逻辑和伦理诉求上"面向他者"和"内在迥异"的差异,探讨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存在、异在与他者——论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艺术观的批判和超越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3年 第6期 48-56页
作者: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文从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性的批判出发,进而探究二者艺术观的差异。与海德格尔相对,列维纳斯论域中的现代艺术以其反视域和不可筹划等性质而脱离了存在论之整体性,从而成为一种存在中的异在。但也正由于这种异在性,它逃避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他者、言说、时间与列维纳斯——伦理作为中国电影叙事的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23年 第3期 126-133页
作者:安燕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阶级伦理、进步伦理、革命伦理、民族国家伦理、现代生活伦理的时代变迁,伦理建构一直是创作的原动力和主脉。不管伦理的内涵如何变化,其要领还是以“道德—伦理价值一元论”为原则的个人、集体、社会神话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列维纳斯他异性伦理中美学的位置
收藏 引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30卷 83-86页
作者:彭勇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学部江苏南京210013 
列维纳斯致力于他者,认为他者之他异性是绝对的。这一伦理筹划势必影响其美学论述。美善之争弥久,以伦理形而上学为第一哲学的列维纳斯关于美学的论述回应应答其伦理筹划。美学应当在列维纳斯的伦理中占有根本性位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中性到他人:列维纳斯论布朗肖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9年 第4期41卷 155-167页
作者: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列维纳斯与布朗肖的文艺思想处于一种富有张力的联合关系中。二者都试图冲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艺术观,不过在是由中性的'外部',还是作为他人的'绝对他者'来冲破存在论的总体性这点上,二者却存在一定的分歧。总体而言,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容与镜像:对列维纳斯哲学的多维呈现
收藏 引用
《作家》2019年 第11期 202-204页
作者:李德武不详 
一位哲学家阐述另一位哲学家是困难的,特别是当你要阐述的对象是自己的恩师,或者崇拜的偶像。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阐述可能是最好的范例,我们不仅看到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精准把握,还看到了他对老师的热爱、崇拜和忠诚。但也有相反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列维纳斯思想中的文学和艺术及其文学批评意义
收藏 引用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 第4期10卷 96-108页
作者: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列维纳斯虽然没有出版过专门论述文学和艺术的重要专著,但艺术尤其是文学在其思想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学既为他带来了最早的"形而上学焦虑"和其关注的伦理学母题,同时文学语言也是其用来超越哲学之逻各语言的重要工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面、深度与间隔--评王嘉军《存在、异在与他者:列维纳斯与法国当代文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2年 第10期 148-160页
作者:尉光吉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法国理论是中国文论研究从外部汲取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其谱系的系统化反思已成为前沿文论借以确立和把握自身话语的必要工作。王嘉军的《存在、异在与他者:列维纳斯与法国当代文论》是围绕列维纳斯哲学与法国文论展开的一场复调式对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列维纳斯伦理美学思想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21年 第3期 2-6页
作者:方芳 范诚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南京210002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学前教育系南京210097 
列维纳斯伦理美学是其“他者”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认为艺术是“无世界的实存”,既无须依附于主体而客观存在,又脱离对客观世界的形式再现。以列维纳斯伦理美学思想观照儿童艺术教育,本研究发现其中存在对儿童“他者”的轻视、对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