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刘国松"
6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刘国松:传统与现代
收藏 引用
《紫禁城》2008年 第12期 10-29页
作者:李文儒 刘国松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日,刘国松特地前往欧洲大陆的最北陲.挪威北岬,得以亲睹太阳不落的情境。太阳白天是由东往西走,可是到了晚上,太阳却由西往东走,感觉非常奇妙,返台后即创作了《动耶?静耶?》系列大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水墨艺术十人谈
收藏 引用
《走向世界》1997年 第4期 59-60页
作者:刘国松 朱艾平 李锡奇 尹毅 张建富 陆山 赵先间 萧仁征 郑向农 郑岗 
1997年8月15日,《台湾现代水墨画展》与山东《现代水墨画八人作品展》同时在山东省美术馆开幕。这是海峡两岸现代水墨画界的一次盛会。当日下午,又举办了针对这两个画展的《现代水墨画研讨会》,与会的台湾画家和山东画家以及艺术评论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国松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 第8期 60-63页
作者:黄婷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美育实践在我国已进行了一百年,它在不断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先求好,再求异”的通才教育、“学为所用”的功利教育和“重技法,轻理论”的片面教育等困境。中国台湾艺术家刘国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先求异,再求好”的个性教育,“东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写在“刘国松、丁绍光、宋雨桂、徐希、石虎五人画展”前面
收藏 引用
《美术》1999年 第4期 14-16,34-43页
作者: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 
他们一共是5位。按出生年龄先后顺序排列:刘国松、丁绍光、宋雨桂、徐希、石虎。最大的刘国松,1932年生,66岁,最小的石虎,1942年生,56岁。在艺术上,尤其是在中国画这个领域,都算是中年。他们彼此间,大体上算是同龄人。他们在一起举办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国松先生商榷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1989年 第3期 4-8页
作者:苏东天 
刘国松先生在《美术研究》今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绘画基本观念之我见》一文后,我有一些不同看法。我愿借此机会共同商榷一下,并求教于同行们。 以“开放”论文化艺术发展的盛衰,有失切当 刘国松先生认为:“中国绘画曾经领导世界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看刘国松,反思实验水墨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 第6期 185-186页
作者:王斌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实验水墨是大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以水墨绘画为主的创作潮流;刘国松是台湾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现代水墨画"探索的代表性画家。二者在时间上有先后,但若论及影响和文化倾向的比较,仍然是一个有启发性的话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世代的精神共鸣——“现代艺术论战”中的徐复观与刘国松
收藏 引用
《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 第2期 100-106页
作者:刘建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现代艺术论战",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徐复观和刘国松对现代艺术的态度、艺术的本质及艺术创新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术在绘画中的地位,绘画的功能,庄学对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地玄黄 鸿蒙再辟——论刘国松的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2002年 第5期 16-21页
作者:刘勃舒中国画研究院 
传说苍颉造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虽是神话,但也说明一个道理:那是因为苍颉的创造,文字的产生,"可穷天地之变","百工以又,万品以察"将使世间一切无可循其形,展示了人类的文明进入了惊天动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刘国松的艺术论述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2年 第3期 24-27页
作者:李君毅 
在当代中国画坛上,刘国松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绘画创作有鲜明风格,其论画心得也有独到见解.20世60年代,刘国松曾将部分论文结集为和两书出版,其余散见于港台及内地刊行的报刊杂志或书籍画册上的文章也为数不少.本文乃针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国松的水墨艺术
收藏 引用
《荣宝斋(当代艺术版)》2011年 第3期 162-173页
作者:汤林丽中国美术馆收藏部 
对于大陆美术界和观众来说,刘国松并不陌生,从他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九八一年就返回祖国大陆进行艺术寻根,到一九八三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以及后来持续不断地往来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与国内艺术家一道上下求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