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刘宋"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刘宋一代滋生山水情节的佛教渊源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11年 第8期 12-14页
作者:赵婵媛华侨大学文学院362021 
诗、画同为表达、传释作者思想、意图、情感的艺术,需借助文字、色彩、意象、图案等不同的媒介,同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却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刘宋的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他把自然界中的美景援引入诗,使山水成为独立审美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外铁心桥出土南朝刘宋墓志
收藏 引用
《考古》1998年 第8期 94-96页
作者:斯仁南京市博物馆 
1996年10月16日,南京汉唐艺术品拍卖公司主动将出土流散的三方南朝墓志捐献给我馆收藏。经专业人员调查鉴定获知,这三块砖质墓志是不久前从雨花台区铁心桥镇一基建工地推土时发现的,其质地、款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宋后期至齐梁之交山水诗嬗变述略
收藏 引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5期43卷 86-89页
作者:李贤民 王琳 
与晋宋之际山水诗相比,刘宋后期至齐梁之交山水诗的嬗变主要表现在:题材范围逐渐扩展,由山居探幽扩展到行役游览,再扩展到日常的酬和赠答送别;艺术风格进一步多样化,或以奇崛瑰丽称雄,或以清疏淡远见长;玄学气息消退,情景交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宋文学之“富丽”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4期43卷 23-28页
作者:潘慧琼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南朝文学对文学之"丽"的复兴从刘宋文学开始。虽然许多研究者都指出刘宋时期文学具有富丽之美,但对于"富丽"的理解主要还是侧重于文辞的雕饰。实际上,刘宋文学的"富丽"包括辞的雕琢、意的追求以及文贵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齐梁诗风的浅易倾向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 第1期 40-43,33页
作者:清荣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语言在诗歌里是一种最富表现力、生命力的东西.它作为诗歌艺术的媒介,伴随着诗歌史的迂回发展,或博奥艰涩,或典则雅正,或浅易清新,呈现着不同的面貌.纵观整个中国诗歌史,我们发现其诗风的嬗变,总是与作为诗歌情、景、理媒介的语言,有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颜延之诗歌与一段被忽略的诗潮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4期 70-73页
作者:吴怀东山东大学文学院 
颜延之诗歌与一段被忽略的诗潮吴怀东任何作家总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之中生活和进行艺术创作的,研究、评价作家作品不能忽视特定的背景,而作家与背景的关系并非单一形态。众所周知,杜甫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表现为“集大成”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陆游山水诗是中国古代山水诗走向心灵的美学归宿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1期14卷 84-88页
作者:曾明 
山水诗发展到宋代,思想、艺术更加成熟,风格、体裁也更加多样,基本上找到了归宿,完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走向心灵的美学历程,其代表人物是南宋时期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山水诗在陆游的手里,可以说获得了一次新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陶渊明诗在南北朝的传播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01年 第12期 19-24页
作者:李剑峰 
虽然陶渊明在南北朝主要被看作著名的隐士,然而却不能说他的诗文在当时默默无闻,相反,它正以独特的魅力在社会上悄悄流传,并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注意。从刘宋开始,文人间便流传着一种陶体诗,被称为“彭泽体”,著名文人鲍照、江淹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元嘉十四年韩谦造金铜佛像的疑点及其他伪像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2002年 第6期 67-71页
作者:金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北京100009 
现藏日本的刘宋元嘉十四年佛像是学术界公认的名作 ,近年来又发现了数件南朝款造像 ,但均为伪作 ,在样式上与元嘉像多有关连 ,故此件元嘉像也有重新检视的必要。原河南郑州二中出土的石佛像尽管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但也系仿作 ,真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林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名单
收藏 引用
《吉林勘察设计》2015年 第1期 10-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