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刘熙载"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151-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曹钧:益海堂画髓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04年 第6期 124-125页
作者:曹钧 
刘熙载《艺概》有云"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谓之高","含茹到人所不能含茹谓之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谓之深"。高,指境界、品位高,相对于低俗、平庸而言;大,指气象恢弘、博大雄浑,相对于委琐、小家气息而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概述》之四
收藏 引用
《昌吉学院学报》1994年 第3期 21-28页
明清是我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出现并缓慢成长,落后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这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推动了明清时期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理”入“淡”--弘一法师书风成因浅探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21年 第8期 7-14页
作者:宋吉昊 王祥北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荣宝斋美术馆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1)刘熙载认为书法是书写者内在学养、才情、志向等精神因素的外化。(2)弘一法师也认为:"无论写字、刻印,道理是相通的;而‘字如其人’,某人所写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课眼”的设置与思考
收藏 引用
《毕节师专学报》1995年 第4期19卷 69-72页
作者:赵泽学 
对于一个人来说,眼睛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心灵的窗户、感情的帷幕,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内心的一切隐秘;就一篇文章而论,文眼亦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一动万随的角色,掌握着作品的开合变化,能透露主题思想的内涵。教师上课、讲课,应有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境心造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7年 第8期 120-121页
作者:陆明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中国书法家协会 西泠印社 
书之优劣,不在工拙,而在境界。书之境,源于心造。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所谓写字者,写志也。张长史授颜鲁公尝曰“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书之妙境若何?刘熙载曰:“高韵、深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气浅论
收藏 引用
《书法艺术》1995年 第2期 6-7页
作者:常亚钧 
(一)古典书评有关“书气”的论述颇多。如“秦人力劲,汉碑气厚”(刘熙载《书概》)“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春复魏晋飘逸之气”(姜夔《续书谱》)“古人谓喜气画兰,怒气画竹各有所直”(周星莲《临池管见》)另外,诸如书卷气、金石气、逸气、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古为徒 心寄未来——我的学书观
收藏 引用
《书法》2019年 第11期 189-193页
作者:曾锦溪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 
一复古情结中国书法所赖以生存的是它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印迹,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诸多艺术门类有共通兼容之处。而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每个时代所留下来的代表书家,能作为经典为后人所广泛取法的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势博大 雄健深沉——读《卢乐群书法作品集》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6年 第5期 77-79页
作者:叶鹏飞 
刘熙载《艺概》云:“论书者曰苍、曰雄、曰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读了《卢乐群书法作品集》,觉得其书笔力雄健、气势博大之外,而有着深沉的内涵,正合于刘熙载所要求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似容易却艰辛——《书概笺释》漫谈
收藏 引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 第7期37卷 150-152页
作者:袁津琥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中华书局拟推出"中国艺术史文献丛刊",其中收录有晚清刘熙载的书论名著《书概》,原文学编辑室主任俞国林先生知道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艺概》一书的研究,希望我能承担起这一工作。刘熙载论艺主张"真博必约,真约必博",是以《艺概》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趣诗浅谈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1998年 第2期 12-14页
作者:谢友明江苏泗阳县中学 
诗的理趣,是指一首诗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某种哲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既表现了诗人将登上泰山绝顶的情景,又揭示了居高才能临下的道理,说明立脚点高,看问题才全面。古代的一些文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