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创作心理"
2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的汇合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3年 第1期 87-89页
作者:李家耀 
看日本新宿梁山泊剧团演的《人鱼传说》,不大找得到我们话剧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势,感到平易亲切,像是受到莫大的尊重。应该说是“梁山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现代经现实到唯美的创作轨迹——浅析白先勇的文学创作心理与艺术追求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 第6期 154-160页
作者:金进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白先勇是当代华语文学界不能忽视的重要作家,从坚持十多年的《现代文学》杂志到创作《台北人》《纽约客》《孽子》等文学佳品,其中的现代艺术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特别是对海峡两岸政治离散中的乱离时世的人文关怀,造就了他的早期文学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心理三题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 第3期11卷 45-50,105页
作者:程正民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创作也是一种非常矛盾和复杂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固然有社会历史原因和作家世界观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是同作家独特的艺术探索相联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作心理的源泉及其实质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4期15卷 75-78,36页
作者:梁安全 
开展文艺反映论的讨论以来,不时出现一些新见解。如:“文学不是生活的反映,而是个体对艺术世界的投射和给予”。“人作为既是思维、创造的主体、又是被思维、被创造的客体的双重存在,能够主动地把自身作为被动的对象置于被思维、被创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致而新鲜的感知表现——曹雪芹创作心理研究之二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 第1期 100-110页
作者:陈惠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曹雪芹除了用画家的色彩感觉创造人物、创造空间及整体构思外,他还具有诗人的感觉,像诗人那样用细腻的感情去感知生活,并以感觉、感情、理性三位一体的形象表现出诗的感受力。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小说首先是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创作心理与艺术世界(上)——思想与艺术的新阶段:《呐喊》到《彷徨》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 第1期 14-20页
作者:彭定安 
这是拙作《鲁迅评传》(增订本)中的一节。这个增订本主要增加的部分有:学者鲁迅、翻译家鲁迅、杂文述评、重写的后期生平与著作的述评,而关于创作心理的形成、发展、构成以及由此产生的富有特色的艺术思维与艺术世界,更是贯穿全书的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叙事中自我表达的可能与限度——从《铁木前传》六儿形象塑造看孙犁创作的矛盾心理
收藏 引用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1期45卷 99-104页
作者:侯业智 邱荣华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孙犁在《铁木前传》中塑造的六儿是十七年文学中的独特形象,摆脱了革命文学塑造人物的窠臼。孙犁在六儿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表面上是顺应了时代话语批判着六儿,但在文本内部又潜藏着对六儿的理解与欣赏。这种矛盾的创作心理起源于孙犁意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故事新编》的创作心理与表现美学观念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1989年 第1期 65-73页
作者:张颂南杭州大学中文系 
《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中争议最多的作品,近几年来,不少论文以借鉴我国古代和世界的艺术经验来探索它的创作艺术和美学价值,是很有启发的。不过,这种探索还停留在表现技巧方面,而着意于创作心理和美学观念的研究尚属少见。本文试图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卑与救赎——郁达夫的创作心理
收藏 引用
《枣庄学院学报》2022年 第6期39卷 24-29页
作者:陈夫龙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在郁达夫的心灵世界深处,潜隐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自卑情结。童年生活中的创伤性情境构成了郁达夫自卑意识滋生的土壤;中华民族屈辱的、备受歧视的国际地位以及他因自我封闭而造成的极端孤立的现实处境,又进一步强化了他内心的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兆林论──诠释他创作心理的特质与作品艺术的成就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 第3期 87-94,117页
作者:彭定安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从“不幸文学院”里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与特质读刘兆林的作品,每每想起泰纳对作家的论述,感到他的情况是比较贴切地符合泰纳之所论的。泰纳说:“在贝壳底下有一个动物,在文件后面有一个人。”而他认为人的状况有三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