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剧装"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画梅品梅促进艺术交流——福地信世功不可没
收藏 引用
《中国戏1992年 第12期 49-50页
作者:王清辉 
本世纪初梅兰芳首访日本,中国京就有“梅”、“梅舞”的雅号;以京都大学为主,居住在关西的十三家学者评论京的合集,也题《品梅记》行世。因此,福地信世在此之前所画悔兰芳剧装像,和他对其表演艺术的评论,称之为“画梅”、“品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胆改革 勇于探索——记“中国儿童娱乐城”
收藏 引用
《中国戏1992年 第4期 56-57页
作者:高扬 
“儿童娱乐城”,这大概是今年春节京城的小朋友们最时髦的去处了,它是由中国儿童艺术院利用中国儿童场开发组织的、我国第一家大型儿童文化娱乐场所。中国儿童场的前身是真光电影院,解放后被改为中国儿童场,在这里曾上演过《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服饰艺术与美
收藏 引用
《戏之家》2014年 第11期 193-193,209页
作者:孙艺华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明,创造了辉煌的传统戏艺术。大家知道,戏是以人的动作形象来反映生活、变现思想的。而剧装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人物的外形外貌,是变现人物社会地位、生活境遇、精神气质的有利因素之一。剧装是演员塑造舞台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慧眼识梅 东瀛有知音——日本戏通福地信世与梅兰芳
收藏 引用
《中国京1992年 第4期 34-35页
作者:王清辉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博物馆”八十年代的新陈列品中,有一小幅水彩画,画着京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青年时代演《玉堂春》的剧装像,并有1918年附记,即“大正七年六月二十日在北京吉祥园写,信世”。这正是梅兰芳首访日本前一年所作。195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古福——最后的川戏帽制作守望者
收藏 引用
《中国西部》2014年 第19期 138-145页
作者:卢勇军 
知道陈古福是在一次有关非遗传承的年会上,我所在的那一桌除了一位理着"小平头"的媒体同行外全是文化界的老前辈,舞台上的川变脸表演使大家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川。一位老先生面色凝重地说:"现在看川的大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源远流长的周至真丝刺绣
收藏 引用
《北方蚕业》1993年 第4期15卷 40-41页
作者:王安泉周至县档案局周至710400 
周至的刺绣,其时间可以溯源于西周,秦汉初兴,隋唐昌盛,衰落于民国,振兴于今,是民间艺术园中的奇葩。1、源于西周周至刺绣集中在县西哑柏一带,哑柏刺绣可以上溯到西周。周人开发武功时,曾渡渭水经哑柏,到南山凿取磨扇和磨石。西周建都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幽默诙谐出自心智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7年 第z1期 134-135页
作者:任敖河南省陕县蒲剧团 
  蒲丑角行当同其他各兄弟种一样,俗称"小花脸",在蒲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关于"小花脸"的由来,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酷爱并擅长演唱和指挥,常与文武大臣一起排戏和演唱.由于文武大臣们孝尊礼法,只敢演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DIOR 最后的奢华
收藏 引用
《流行色》2011年 第7期 22-27页
作者:本刊编辑部 
John Galliano的离职让这一季的CHRISTIAN DIOR大秀更加的备受瞩目,一场属于巴黎的狂野奢华,丛林时代的冒险女郎们用宽檐帽,长至及地的斗篷风衣,膝上靴来塑造硬朗与帅气,即使经典的套也加以奢华的皮草点缀,性感的薄纱和短裙从来都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衣谢
收藏 引用
《苏州杂志》2006年 第1期 19-22页
作者:樊宁 程建中 
这次见到这位老人,是在朝北一间狭小阴暗的车库里。前不久,东渚镇青山村的老房子拆迁,通过抓阄,老人分得一套顶层的动迁安置房。新房子带阁楼,采光通风条件都不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析家居手工艺产品设计与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
收藏 引用
《现代饰(理论)》2015年 第5期 133-页
作者:王艳 陈俊如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随着现在就业压力增大,各个高校加大了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在"轻修,重饰"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创新性的发展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成为了我们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所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方向想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