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力钧"
9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当代新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理念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5年 第7期 143-145页
作者:刘娜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新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存在方式,参与着当代文化的构建,现实主义油画艺术是传统意义上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而对于当代相对开放的视觉艺术而言,关于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解释和概念变得淡化和模糊。艺术家们为了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力钧的空白之人
收藏 引用
《美苑》2015年 第3期 12-17页
作者:汪民安 
"方力钧文献展——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4月9日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也得到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大捐助与支持,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5月4日。"方力钧——大学文献展"自2010年在山西大学举办首次展览以来,相继在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际顶级展览与中国当代艺术
收藏 引用
《大美术》2007年 第11期 86-91页
作者:沈奇岚 Moma 
国际顶级展览对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思考资源。理解这些展览的思路和企图,才能真正与世界对话。中国绝对不缺乏艺术的创意和艺术的手艺,缺乏的是认真地思考,耐心地理解,从容地积累,放松地游戏,不断地超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向传统致敬什么?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16年 第11期 106-111页
作者:陈彦如 董萍 
10月15日,由三域当代艺术有限公司、华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南山之南——11位当代艺术家联展"在广州琶醍文化创意艺术区开幕。此次展览原来被命名为"向八大山人致敬",是一次向传统致敬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我”到“我们”再到“人们”——方力钧的问题演变
收藏 引用
《美苑》2015年 第3期 18-19页
作者:赵汀阳 
力钧自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我的脸"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先行者以来,一直试图保持问题感的领先和当代性。他的问题有许多层面,其中有一个演变线索似乎很有趣,它是关于眼界的研究,从"我"到"我们"再到"人们"的眼界的演变,或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K.设计新观点之二 家有美术馆
收藏 引用
《优品》2009年 第8期 138-139页
作者:安利 段萌 邱德光 T.K.CHU室内设计事务所 
这些年,艺术市场的发展非常蓬勃,随着中国经济势的兴起,不但中国艺术品的买家与藏家实受到肯定,中国艺术家也广泛受到关注,特别是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宛如时代新偶像的火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这玩意儿
收藏 引用
《中国体育(中英文版)》2007年 第7期 133-133页
作者:刘静 
时下,中国当代艺术火了。拍卖会上,当代艺术品动辄拍出个百万美元。中国当代油画有四大金刚,王广义,张晓钢,方力钧和岳敏君。作为外行,解读这四大金刚的作品当然很让人贻笑大方,但也不妨说。比如,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在我眼中就是在&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梦阳:艺术家好像波尔多的葡萄
收藏 引用
《优品》2010年 第3期 34-39页
作者:陈默 曹有涛 
都说董梦阳是中国艺术圈的名家,据传说,认识一个董梦阳,中国的知名艺术家就都摸得到够得着了。人人都知道他从1993~2002年成功举办的十届中国艺术博览会,这十年时间如同大厦奠基,这个全国规模最大、业内影响最大的艺术博览会确立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祁志龙与“后波普”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7年 第19期 145-155页
作者:江铭 
引言祁志龙作为中国"后波普"艺术现象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对"后波普"现象的启蒙意义具有历史性的研究价值。"后波普"艺术现象是自1992年之后,中国社会全面向以西方商品经济模式转化之后迅速出现的一个普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维度的艺术生活
收藏 引用
《艺术沙龙》2008年 第4期 288-303页
作者:张子康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研究中心 
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创造,没有创造的艺术品在艺术价值上是苍白无的。我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自幼喜好绘画。16岁高中毕业后,也曾为生计奔波,做过许多与艺术不相干的行业,但一直没有放弃艺术的梦想。直到与冯真教授的相识,为我打开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