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勉唐画派"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勉唐画派的中观美学观研究
收藏 引用
《西藏研究》2024年 第1期 104-113,158,159页
作者:李凌云 熊永松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拉萨850000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沙410081 
勉唐画派作为藏族传统绘画流派,其美学观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哲学思想关系密切,次第修行观主要影响了勉唐画派创作方法,使之呈现出井然有序的法度美;“二谛论”是勉唐画派审美内容上世俗与神圣、审美思维上感性与理性相圆融的深层原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勉唐画派壁画卡:汉藏文化交融的图像叙事与技艺传承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美术》2024年 第4期 56-64页
作者:嘎鲁桑姆(文/图)中央民族大学 
清代汉藏艺术交流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过程,涉及工艺美术、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和层面,其中西藏绘画中的勉唐画派风格是两地艺术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代表。勉唐画派的创作题材选用和技艺特点表现出对内地艺术的学习与借鉴。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卡《黄财神》为例浅要分析齐乌冈巴画派勉唐画派在画面表现上的不同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 第13期 169-171页
作者:王鑫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卡艺术是西藏高原民间绘画与宗教绘画融合形成的中华艺术瑰宝,具有强烈的宗教性,是藏族人民智慧的产物。它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还具有宗教信仰传播的功用目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卡艺术以藏族民族文化为根基,同时又受到我国汉地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齐乌冈巴画派勉唐画派在画面表现上的不同——以卡《黄财神》为例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22年 第4期13卷 146-148页
作者:崔世荣江苏一未堂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600 
卡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代表画派为齐乌冈巴画派勉唐画派,两个画派的绘画风格虽然相似,但是分别承袭自两个画派风格。画师扎米西玛与桑吉东知所创作的两幅《黄财神》画面表现不尽相同,艺术层次及内涵也各有千秋。笔者将借助《黄财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新画派典范之作:清中期布绘顿珠仁钦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2015年 第1期 78-79页
作者:黄春和 
画派是17世纪初西藏地区出现的一个著名画派,由四世班禅的司膳官却英嘉措亲手创立,最初产生于后藏的扎什伦布寺,后传入拉萨并由拉萨播及整个藏区和藏传佛教流行区域,是清代西藏绘画中最为流行的标准画派。这一画派在旧画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5-19世纪扎什伦布寺绘画风格考察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年 第11期 20-34,108页
作者:罗文华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勉唐画派与新勉唐画派的大本营,在15-19世纪西藏绘画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寺内的壁画遗存和散落各地的卡收藏品的发现填补了拉堆风格与年堆以东风格关系研究上的空白,展示出扎什伦布寺从兼容并蓄的多元艺术风格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卡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7年 第2期 30-52页
作者:凡建秋成都博物院 
藏族卡艺术通常是指绘于布上或丝绢上的卷轴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同艺术形式制作的卡),具有很强的民族独特性,是西藏文化的综合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与卡艺术相关的学术著作、卡画册、卡艺术研究论文的公开发表,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析青海热贡扎西齐寺藏上师卡画像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2016年 第2期 29-34页
作者:更藏尖参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青海热贡扎西齐寺寺藏上师夏日仓·格丹嘉措卡画像的绘制年代、收藏价值、绘画风格等,明确论证此幅上师卡画像的历史考古价值。绘制上师卡画像的年都乎噶吉画师于公元十八世纪诞生于青海热贡四个土族村寨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族传统绘画流派渊源及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 第4期 90-93页
作者:丹巴绕旦 兰周才让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被称为人间"圣境"的雪域高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藏族十大文明学科,传承有序,熠熠生辉。其中源于诸多精通绘、塑艺术的历代大师所留下的众多的美术遗物更是博大精深,意境深远,美妙夺目,至今我们仍然有幸能够欣赏到,这些智慧的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卡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精神舍利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组织》2016年 第4期 56-57页
作者:任毅 
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传承后,从地域上形成了三大主流画派。即:卫藏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勉唐画派,康巴地区(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噶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