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包壳管"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Zr-Sn-Nb-Fe-V合金包壳管加工过程中第二相的演变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年 第3期53卷 385-391页
作者:吴宗佩 易伟 杨忠波 程竹青 陈波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1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Zr-0.2Sn-1.3Nb-0.2Fe-0.05V合金经热挤压、冷轧、中间退火包壳管坯以及经终轧及最终退火后成品材第二相特征。结果表明,热挤压产生的β-Zr及第二相沿坯轴向呈流线状分布,随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包壳管三维力学建模及其变形分析软件开发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年 第29期22卷 12861-12866页
作者:张明 厉井钢 刘虓瀚 卢勇 朱亚楠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反应堆工程软件研究所深圳518000 
燃料棒通常为锆合金制成的圆筒状结构,在堆内复杂的“高温-高压-辐照”作用下因结构蠕变导致坍塌,从而失去其结构功能危害反应堆运行安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三维结构的控制方程,并开发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BINE3D。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辐照生长效应的包壳管蠕变坍塌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技术》2023年 第3期11卷 224-230页
作者:张明 朱亚楠 卢勇 罗雅云 刘虓瀚 厉井钢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为了保证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在设计阶段需验证包壳管的蠕变坍塌行为。本文基于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及其子程序建立了考虑辐照生长效应的三维包壳管的蠕变坍塌分析模型,并制定了包壳管的蠕变坍塌准则,分析了包壳管辐照生长和格架弹簧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DOE的锆合金包壳管冷轧质量分析及改善
收藏 引用
《钛工业进展》2023年 第2期40卷 35-39页
作者:张海芹 王旭峰 刘海明 周军 杨锋 张伟西安西部新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299 
为了提高锆合金包壳管的冷轧质量,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和工序能力分析研究了锆合金包壳管冷轧后的壁厚偏差问题,并基于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 DOE)技术对皮格尔冷轧工艺进行了优化。包壳管冷轧质量分析和工艺优化试验的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包壳管变色原因
收藏 引用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 第4期58卷 68-72页
作者:舒茗 徐祺 王浩 赵兴保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610213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清350318 
对某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包壳管变色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包壳管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其表面生成了均匀、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氧化膜颗粒细小;变色包壳管材料不同部位的晶粒度均为6.5~7级,未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Z包壳管TIG焊缝X射线检测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年 第18期 120-121页
作者:陈兵兵 盛国福 高明月 姚俊 唐顺安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阳江529500 
对于采用熔化焊接工艺制造的燃料棒,X射线检测是评价焊缝质量的重要手段。论文介绍了包壳管TIG环缝射线检测的特点,并利用试验中心配置的X射线检测装置研究试验工艺参数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初步确定合理参数范围。金相结果表明,X射线对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Zr-2包壳管氢化物分布及取向因子测量
收藏 引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 第1期 222-222页
作者:孙晓羽 
本工作对辐照后燃料元件的Zr-2包壳管氢化物分布及取向因子进行测量与分析。通过对两根元件的样品进行微观检验,得到其中的氢含量、氢化物分布、氢化物形态和取向因子,为包壳管生产工艺、元件设计及堆内运行提供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临界水冷堆候选包壳管材的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23年 第5期44卷 237-243页
作者:赵宇翔 熊茹 梁波 唐睿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成都610065 
为了获得超临界水冷堆(SCWR)候选材料20Cr-25Ni的低周疲劳性能数据,为SCWR的设计、研发和工程提供技术参考,本文采用MTS809试验机开展了20Cr-25Ni在室温、500℃、650℃、800℃空气环境中的低周疲劳试验,获得了多级循环滞回曲线、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环编工艺仿真和多尺度分析的SiC_(f)/SiC核能包壳管力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陶瓷学报》2024年 第1期45卷 191-198页
作者:闫忠伟 范欣愉航空工业沈飞(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850 
基于环编工艺制备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SiC_(f)/SiC)包壳管纤维预制体,并通过PIP方法浸渍烧结制备核能包壳管是当前高容错包壳管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乏燃料反应堆中,为了提升热交换效率,包壳管壁厚一般不应超过0.75mm,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产不锈钢包壳管与裂变产物的化学相互作用──堆外模拟试验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工程》1995年 第3期15卷 232-241页
作者:许咏丽 王家英 李军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在两种氧势下(分别以Cr/Cr2O3和Ni/NiO模拟),对国内3个单位研制的不锈钢包壳管进行FCCI(燃料化学相互作用)堆外模拟试验。低氧势下,包壳管内壁受裂变产物侵蚀不明显,受侵深度小于包壳管腐蚀设计裕量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