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包膜"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锆铈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制备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工设计通讯》2019年 第6期45卷 122-123页
作者:马文山东道恩钛业有限公司山东龙口265700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锆铈复合包膜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研究了浆液浓度、搅拌速度以及ZrO2和CeO2两种包膜剂用量对锆铈复合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及方案验证,获得了表面包覆了连续、均匀致密的锆铈复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杂交稻制种包膜专用肥养分释放和吸湿性
收藏 引用
《化工粉体工程设计》1994年 第2X期 18-20页
作者:徐国华 高明祖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210095 
通过养分释放和吸湿性试验指出:采用包膜肥能使复混肥中氮、磷、钾养分缓慢释放,避免了养分随水流失,达到充分利用养分的目的;包膜肥的吸湿性比同一配方的常规复混肥低,温度愈高则愈显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雷管在线自动包膜机的研制
收藏 引用
《煤矿爆破》2018年 第3期36卷 5-9页
作者:周大鹏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淮北235000 
目前电雷管的包装环节主要采用人工包装。本文针对电雷管包装过程的防潮环节设计了一种自动包膜机。可以实现雷管盒的全自动包膜防潮,即提高了包装质量又减少了现场的人员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氨酯包膜缓释肥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聚氨酯工业》2014年 第2期29卷 33-36页
作者:宫涛 杨树竹山西化工设计院太原030001 山西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1 
采用无溶剂喷涂成型法制备了聚氨酯包膜缓释肥,讨论了喷涂比例对包膜量和耐磨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包膜量对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与扩链剂的喷涂比例为7.50∶1、实际包覆量为7.23%时,包膜缓释肥的初溶率范围在10.0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钛白粉包膜过程中打浆分散剂选择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有色金属设计》2013年 第4期40卷 19-21页
作者:赵泽权 杨光灿 李雪刚 江书安 刘建良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0 
针对钛白粉包膜过程中适宜的料浆分散剂进行了选择实验研究,实验中发现pH值对各种分散剂的分散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指出为节约生产成本,应加强在生产过程中对分散剂的加入量梯度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井”字切开扩张皮肤包膜后皮瓣修复瘢痕挛缩81例
收藏 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2008年 第6期24卷 464-464页
作者:褚福海 袁伟 宋飞 冯舒 张武 孙岚薛城区人民医院烧伤骨外科山东枣庄277000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烧伤科 
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传统的手术方法因切除纤维囊而出现皮下积血、皮瓣坏死和术后瘢痕挛缩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的处理纤维囊的方法——“井”字切开纤维囊,避免了皮下血肿和皮瓣坏死,皮下瘢痕挛缩明显减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树脂包膜缓释肥的快速测氮方法
收藏 引用
《化肥设计》2010年 第4期48卷 65-65页
作者:冯元琦 
我国缓解肥料国家标准(GB/T23348-2009)已于2009年10月正式实施,标志我国缓释肥料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标准中采用“25℃静水浸提凯氏定氮法”,规定肥料在25℃静水中浸泡24h的初期养分释放率质量分数应小于15%,28d养分释放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树脂包膜缓释肥的快速测氮方法
收藏 引用
《化肥设计》2010年 第6期48卷 64-64页
作者:冯元琦 
我国缓释肥料国家标准(GB/T23348-2009)已于2009年10月正式实施,标志我国缓释肥料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标准中规定:“25℃静水浸提凯氏定氮法”测定肥料在25℃静水中浸泡24 h的初期养分释放率质量分数应小于15%,28 d养分释放率质量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长效专用控释肥料研制
收藏 引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5年 第1期18卷 41-46页
作者:艾为党 郭双生 肖剑 傅岚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73 
目的研制长效专用控释肥料,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高等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资源。方法根据产品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提出设计方案,经过原料筛选、组分配比、颗粒制作和包膜等工艺过程,研制成长效专用控释肥料,最后对产品进行养分释放规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巨细胞病毒病毒体的组装研究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微生物与感染》2013年 第1期8卷 56-62页
作者:毛有胜 贾淑芳 计晓 李增 王明丽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合肥230032 
阐明人巨细胞病毒(HCMV)病毒体的组装过程对研究HCMV致病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与运用提供新的思路。HCMV组装可概括为两大阶段:初期为入核阶段,主要为核衣壳组装。在胞质中表达的病毒蛋白形成多种形式的多聚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