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访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
收藏 引用
《求是》2005年 第11期 51-53页
作者:闫玉清本刊记者 
2004年1月16日,北京儿童艺术剧团改制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李长春同志在调研时曾指出,剧院股份制改造很有特点,积累了新鲜经验,对全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为了解他们改革的经验,我们采访了公司总经理王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期盼文化产业的春天
收藏 引用
《半月谈》2005年 第2期 7-9页
作者:王秀真 
2004年1月,北京儿童艺术剧团改制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儿童舞台剧游龙入海
收藏 引用
《广告主》2005年 第5期 24-27页
作者:蔡放本刊记者 
儿童,是一个缺乏自我主张的群体,他们受外界影响最快、最大、最容易,各种有道理、没道理,有益或者有害的信息,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非常重要的是,师长们在很大程度上把控着他们的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儿童,又是一个有强烈自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儿艺“下海”记
收藏 引用
《今日中国》2012年 第1期61卷 20-23页
作者:龚寒《今日中国:中文版》编辑部 
2004年1月16日,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单位,北京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儿艺”)告别了18年的事业单位身份,变更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一现任总经理刘方平称之为“下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儿艺:走出“迷宫”天地宽
收藏 引用
《科教文汇》2005年 第2期 58-59页
作者:刘江新华社 
凭借改革注入的蓬勃活力,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改制后的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屡创奇迹:不仅在经营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且一改国内儿童剧演出市场的低迷形势。吸引众多孩子甚至成年人来到冷落多时的剧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野百合也有春天——北京儿艺营业流水突破2000万
收藏 引用
《民间文化旅游杂志》2006年 第7期 61-63页
作者:李晨 
在人们固有的经验范畴内,文化艺术属于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领域,似乎和经济、金钱难以挂钩,虽阳春白雪,但无人赏识。却不料斗转星移,文化也正在步入市场,儿艺的文化体制改革正应了那句歌谣“野百合也有春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遵循市场规律 把握改制先机——专访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
收藏 引用
《中国报业》2004年 第8期 27-29页
作者:苏婧 朱钢《中国报业》记者 
把握先机,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对市场信息的先知先觉完全来自于遵循市场规律的意识;此外,要对自身有一个定位,"你要知道你从哪里来,你现在在什么位置,你要朝什么方向走","选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要行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儿艺《迷宫》激活儿童剧市场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COMPUTER ARTS数码艺术)》2004年 第9期 28-28页
正在首都剧场热演的大型魔幻童话剧《迷宫》票房又创新高。据主办方透露.《迷宫》三轮演出票房累计已超过450万元,正在向500万元冲击。一个儿童剧在三个月时间如此受到孩子和家庭的欢迎并创下如此高的票房记录.这在近年的儿童剧市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息篇
收藏 引用
《英才》2004年 第3期 110-110页
《英才》杂志与《今晚报》联手评选创新人物津城地产业谁领风骚?由今晚报社、英才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天津房地产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于2004年2月4日正式启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