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北京话"
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
收藏 引用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 第4期 26-32页
作者:张清常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伟大的作家都是语言的巨匠,老舍当然在内。有关老舍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在这方面谈了许多许多,这里不必重复叙述,只谈些零星的体会向专家求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写”北京人,“说”北京话——记“人民艺术家”老舍
收藏 引用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2005年 第10期 6-9页
作者:聂闻 
老舍档案:老合(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最优秀的中篇小说是:《骆驼祥子》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语言与艺木最为成熟的作品是:话剧《茶馆》在写作上获得的最高荣誉是:“人民艺术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因推广普通话和旧城改造 北京话逐渐消失
收藏 引用
《工会信息》2017年 第4期 26-27页
外媒称,北京方言在没听过的人耳朵里,像是说话的人嘴里含满了弹球儿,引来许多滑稽的模仿和爆红的视频。一些传统表演艺术从北京话丰富多彩的词汇和独特的发音中获得灵感,比如双人喜剧对话"相声",以及用竹板打着拍子讲故事的"快板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热闹红火的背后……——观’96北京话剧舞台
收藏 引用
《大舞台》1997年 第4期 46-47页
作者:刘平 
八仙过海闹舞台 用热闹、红火来形容’96北京的话剧舞台恐怕并不过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演剧目多。据统计上演的新剧目就有31台,其中新创剧目23台(包括两台小品演出)、翻译剧目8台(包括一台音乐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味小说 北京人 北京话
收藏 引用
《前线》1996年 第4期 50-52页
作者:赵大年 
京味小说北京北京话赵大年我无意、也没有能力给京味小说下定义,只是与朋友们交谈时,记下了京味小说的几个特点:运用北京语言;描写北京的人和事;环境和民俗是北京的;挖掘北京人特有的心理素质。第四点最难也最重要。诚然,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的人文背景中看北京话的发展
收藏 引用
《琼州学院学报》1999年 第3期11卷 82-87页
作者:阎红生日本国北陆大学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在汉语的诸多方言中,北京话只是其中的一支,但却是最具有语言学研究价值的一支。由于近数百年来北京所处的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不言而喻,北京话作为一种地区方言,有着其他方言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中国的“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汉语方言字音系统实验研究工具的合肥话与北京话声母系统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语音学报》2021年 第1期 25-43页
作者:熊子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本文以合肥话和北京话的方言调查字表数据为例,尝试采用笔者设计开发的“汉语方言字音系统实验研究工具(xDialectTools)”从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对比分析合肥话与北京话的声母系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合肥话与北京话的声母系统之间有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华语教学与语言学的结晶——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及《北京话异读字表》评议
收藏 引用
《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 第1期2卷 151-166页
作者:于昕 史言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95)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自迩集》,是最早的一部由外国人编写,以北京话为教学目标的华语教材。这部书,也是最早反映19世纪中叶北京话语言全貌的语言学著作,是研究北京话的重要文献。《北京话异读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谁都不赖》冲击北京话剧圈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1996年 第4期 52-52页
据《戏剧电影报》总第791期:在欧洲“洋插队”的“北京大爷”阿丁,以十万美金在北京话剧圈里掀起一场“台风”。由他编剧并担任独立制作人的话剧《谁都不赖》,将对话剧的旧格局旧体制产生强烈冲击,创出诸多的第一。阿丁在《谁都不赖》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味小说与北京方言文化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 第1期 30-40页
作者:赵园 
这是我关于"京味小说与北京文化"探讨的一个方面.它看起来象是不那么重要的一个方面——相对于"家族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荦荦大者,但我却以为它是更平易更日常生活化,更蕴含 (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