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协作机器人"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协作机器人利用二阶前馈动量观测器的碰撞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科学与技术》2025年 第2期44卷 305-312页
作者:李红杨 谢峰 甄圣超 刘建军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合肥230601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合肥230009 
针对协作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与周围环境和发生碰撞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二阶前馈动量观测器的协作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首先建立了协作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基于机器人实际动量和理论动量的偏差构造了二阶动量观测器,利用比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关节协作机器人自适应跃度的鲁棒跟踪控制
收藏 引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5年 第3期 114-118,123页
作者:舒鑫东 孔祥杰 陈思鲁 李荣 张驰 杨桂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3152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介绍了由柔性关节构成的协作机器人平台,并基于降阶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其系统误差动力学模型。针对协作机器人在运动控制过程中容易受到其关节柔性模态的干扰问题,开展基于组合误差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设计,并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速度波动补偿下协作机器人关节波动抑制方法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25年 第1期54卷 256-260,275页
作者:贺海涛 吴松松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209 北京智能开诚特种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协作机器人柔性动态特性会导致控制速度波动,致使关节位置控制偏差增大。提出环速度波动补偿下协作机器人关节波动抑制方法。分析关节运动状态,设计全维状态内外环观测器,搭建控制速度反馈渠道,引入PI控制器,搭建协作机器人关节速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导弹舱内部件的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
收藏 引用
《自动化与仪表》2025年 第3期40卷 34-38页
作者:杨波 韦发明 管雅娟 刘‧驰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600 
通过调研协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产品特点和现有装配工艺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对协作机器人的选型、末端夹具设计、协作装配工艺流程、协作轨迹等关键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开展了装配工艺应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导纳控制的协作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力控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机械》2025年 第1期 27-30页
作者:石瑞 卢江峰 艾庆州 赵增禄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日益多样化,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下的应用日益增多,这就对机器人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为提升机器人的安全性、柔顺性,以协作机器人玻璃清洗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导纳模型的协作机器人末端接触力控制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协作机器人安全规范:ISO/TS 15066的演变与启示
收藏 引用
机器人2017年 第4期39卷 532-540页
作者:付乐 武睿 赵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协作机器人的ISO/TS 15066:2016安全规范文本为依据,回顾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标准,找出其与协作机器人安全规范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另外,除对4种协作操作等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外,又参考其他安全标准和相关文献,从中引申出机器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协作机器人辅助的空间展开机构桁架铰链微重力装配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3年 第10期29卷 3380-3393页
作者:刘新玉 郑联语 蒋正源 鲁利刚 李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1 航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北京100094 
针对大型空间展开机构桁架铰链装配中重力卸载过程复杂、需手工反复调整、装配精度一致性差的难题,提出一种采用协作机器人辅助的桁架铰链微重力装配方法。首先提出协作机器人辅助的微重力装系统架构和工艺流程;然后利用视觉引导结合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正交设计的协作机器人全域结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年 第1期51卷 370-378页
作者:胡明伟 王洪光 潘新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沈阳11016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为解决时变位姿和建模精度对机器人结构优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限元与解析法相结合的机器人实时模态分析方法,能够实时、高效、高精度地获得机器人任意位姿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同时为降低计算量,实现全域结构优化,基于正交设计提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协作机器人的构型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智能系统学报》2019年 第2期14卷 217-223页
作者:田勇 王洪光 潘新安 胡明伟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针对协作机器人的构型分析研究,得出了偏置是影响机器人构型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对现有典型协作机器人的构型进行分析,通过构型间的内在联系与演化过程得到构型之间的差异。然后利用构型之间的差异引出了偏置的定义,并通过偏置对关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协作机器人触觉传感装置的设计与碰撞实验
收藏 引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 第4期43卷 88-95页
作者:张秀丽 韩春燕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为提高机交互中的安全性,设计了一款可穿戴式触觉检测设备,搭建了信息采集系统,对触觉设备的各触觉单元进行了静态标定及数学建模.将其应用于三自由度的轻型机械臂上,利用机器人正运动学D-H法建立了触觉传感单元的运动学模型,通过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