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协调操作"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种机械臂协调操作柔性负载的振动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 第10期22卷 2387-2391页
作者:张鹏 李元春吉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5 
基于柔性负载有限元模型,推导了负载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振动产生的原因。通过偏值点的引入设计任意阶数的EI成型器和多个波峰形式的Multi-EI成型器。利用成型器具有周期延伸特性抑制多模态柔性物体的振动,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机械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冗余度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刚性和柔性负载的仿真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 第6期24卷 631-635页
作者:刘迎春 余跃庆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22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冗余度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柔性负载的模型。首次对两4R冗余度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刚性和柔性负载进行了不同目标任务的对比数值仿真分析,指出任务空间和初始角度均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在设计任务时应选择较好的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年 第5期20卷 26-29页
作者:岳瑛 余跃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022 
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系统的模型参数从本质上决定了系统的动力特性,而其固有频率又是评价系统内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过去系统参数和系统固有频率及其动力性能之间的关系没有引起重视,利用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零自由度刚体的动力学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终点定位规划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年 第z1期20卷 200-202页
作者:王瑞茂 余跃庆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22 
本文研究了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系统的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利用对机器人关节进行运动补偿来提高被操作物体在轨迹终点的定位精度的方法,并给出了两个平面3R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一刚性负载的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的冗余驱动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年 第1期18卷 13-16页
作者:张成新 余跃庆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22 
针对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的机器人协调操作刚性负载时,其逆动力学问题存在冗余驱动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载荷分配方法。将这种分配方法与基于绝对坐标并以期望轨迹为实际边界条件的逆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冗余驱动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机器人双臂协调操作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
收藏 引用
《福建电脑》2004年 第9期20卷 6-8,10页
作者:袁月 陈力 高子坤福州大学机械系福建福州350002 
本文对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在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控制问题中的应用做了研究。建立了载体姿态受控不变、位置自由变化情况下双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此类空间机器人系统关节运动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方案 ,并做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臂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过程的协调操作滑模控制
收藏 引用
《制造业自动化》2018年 第4期40卷 101-104页
作者:董楸煌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州350002 
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的双臂协调操作控制复杂,要考虑机械臂与基座的协调运动控制及双臂对目标夹持内力控制。根据闭链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算法,对捕获目标后空间机器人漂浮基座姿态、机械臂关节角及双臂对目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神经网络参数自整定PID的双臂机器人协调操作的轨迹跟踪控制
收藏 引用
《机械传动》2003年 第1期27卷 6-10页
作者:姜春福 余跃庆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22 
将BP神经网络与PID相结合 ,解决了双臂机器人协调操作同一刚性负载的轨迹控制问题 ,设计了应用于机器人协调操作刚性负载轨迹跟踪的控制系统。针对主臂和从臂在实际操作中所处地位的不同 ,对主臂、从臂应用了不同的控制子结构。采用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操作刚度的柔性协调机器人的操作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年 第3期16卷 23-26页
作者:窦建武 余跃庆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022 
本文以柔性机器人有限元模型为基础 ,利用抓取的几何微分约束和抓取的力平衡约束 ,通过深入分析柔性机器人协调操作系统在某一静态位形时 ,夹持广义力、被操作负载广义弹性位移、被操作负载所受等效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在全局工作空间中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冗余自由度双臂机器人协调控制器设计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16年 第8期28卷 1783-1789页
作者:王美玲 骆敏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常州213164 
将冗余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协调操作分为三种工作模式:双臂独立操作模式、双臂全约束协调操作模式和双臂部分约束协调操作模式。针对以上三种工作模式,分别建立推导双臂及与被操作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以被操作任务的运动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