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南唐后主李煜"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天才艺术家皇帝李煜与赵佶的跌宕人生
收藏 引用
《领导科学》2016年 第7期 52-54页
作者:丰家雷山东省济宁市发改委 
纵观古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皇帝数以百计,艺术家灿若星辰,喜爱艺术并有一定成就的皇帝也是不可胜数,但顶尖的,称得上天才艺术家的毫无疑问非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莫属。他们充满传奇般悲喜剧色彩的人生际遇和诡异经历,像心灵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孟昶、李煜、赵佶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4期8卷 83-88页
作者:姜澄清贵州大学中文系 
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象西蜀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这样类似的人物了,三帝秉赋相似、功过相似、经历相似。他们沉浮于改朝换代的大浪潮中,扮演的是悲剧性角色,可又玩墨戏彩,文彩彪炳,是艺术创造上的大师;两个极端集于一身。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奇耻大辱的坦白悲唱——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新释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1993年 第6期 25-27页
作者:邓彦如 
南唐后主李煜作为好声色、喜浮华、治平无方的亡国之君,早已被埋进历史的黄土,为人们所淡忘;而作为工书画、通音律、醉心翰墨、才华超群的艺术家,却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研兮归来——翰典艺术馆走进青州历代砚台展综述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6年 第4期 5-12页
作者:周同祥 
2015年12月30日始至2016年4月,山东青州博物馆展出了北京翰典艺术馆藏的近两百方历代砚台。青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历代佛家尊为宝地,龙兴寺佛像遗存是人类瑰宝,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等文豪在青州为官留下不朽传说,词人李清照在归来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血泪文字 生命悲歌——读李煜入宋词
收藏 引用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 第3期12卷 38-40页
作者:董玉琨 
南唐后主李煜,处继韦庄之后而开苏辛豪放派之先河的重要地位,其词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同时代的顶峰。他集韦庄的“疏而显”及温庭筠的“深而密”特色于一身,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研究李煜的词,不仅可以从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0年 第S1期20卷 128-131页
作者:刘镇干大连海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词人,他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后人总是就其传世的三十余首词作的艺术成就来评价的.李煜的文学修养深厚,艺术才华横溢,善于把自己生活中的爱情欢乐、相思痛苦、亡国愁恨、囚徒悲愤的经历,通过高妙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南唐词人李煜及其艺术成就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3期 77-81页
作者:辛莉萍 
古代受好写诗作词的国君很多,其中造诣最深、成就最高的当推南唐后主李煜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也是南唐的亡国之君,历史上称之为后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悠远的旅程——安徽泾县一游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6年 第5期 116-119页
作者:陆正旭 
宣纸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我这次驾车游览宣纸发源地——安徽泾县,对这种感觉体会得愈发得明显。这次去探访千年寿纸的故乡,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悠远的旅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妙歙砚
收藏 引用
《天工》2014年 第1期 148-149页
作者:温鑫 
歙砚乃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产与歙州(即今安徽歙县)。唐开元年间已有生产,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发展史,唐代开元间歙砚已成为贡品,名闻于世。因产于歙州故名歙砚,宋代徽宗年间改歙州为徽州,歙砚出名在徽州之前,故有徽墨之称没有徽砚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闻遐迩的眉纹金星歙砚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年 第3期 74-75页
作者:李哲伟 
歙砚起源于唐代开元年间,到五代十国的南唐时,逐步被广大文人墨客所亲睐。南唐中主李璟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砚务,命砚工高手李少徽为砚务官,官方组织开采,成为皇家御用之品。南唐后主李煜对歙砚更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