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卫仲乐"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卫仲乐对琵琶演奏艺术的贡献
收藏 引用
《音艺术(上海音学院学报)》2012年 第4期 135-142,5页
作者:郭梅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 
卫仲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家、器演奏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现代器演奏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卫仲乐的名字和20世纪的中国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艺术实践活动是20世纪中国音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他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卫仲乐在“后郑觐文时代”的“国播音”
收藏 引用
《人民音2023年 第2期 70-74页
作者:林媛哈尔滨音乐学院 
在近代先后出现的国社团中,郑觐文于1919年创立的大同会(前身琴瑟学社)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广泛,包括著述文论、器改良、国演奏与教学、古谱整理与编配等多个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博采众长 独树一帜——卫仲乐的琵琶演奏艺术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8年 第12期 81-82页
作者:田屹山东德州学院 
卫仲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家、器演奏家和音教育家,是中国近现代琵琶演奏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对近现代器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卫仲乐琵琶演奏风格及其贡献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9年 第1X期 182-183页
作者:孙雁雁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卫仲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家,教育家,卫仲乐的艺术实践活动是20世纪中国音发展史的重要部分,其演奏风格对近代中国器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卫仲乐琵琶演奏艺术风格特点进行了系统探讨。在纪念老一辈艺术家的同时,使后人对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卫仲乐琵琶演奏风格
收藏 引用
《音大观》2014年 第3期 52-53页
作者:田屹德州学院音乐学院 
卫仲乐是我国杰出的民族器演奏家,教育家,从事民工作六十余年,以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音表现,为祖国传统民和近代民的演奏及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卫仲乐先生的演奏风格讲究气质和气度,气势雄伟豪放,演奏中运用"武曲文弹,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专精神 远大追求——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20年运行纪事
收藏 引用
《人民音2015年 第11期 83-86页
作者:乔建中中国艺术研究院 
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4年正式投入运营,2014刚好是它的"弱冠"之年。古代把20岁男子视为"成人",要举行庄严的"冠礼","龙音"作为1990年代在大陆、香港、台湾涌现出的众多唱片制作公司之一,20年来在音像制作、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壬申新年访五老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1992年 第4期 38-39页
作者:许寅 
离休三年,虽只短短三年,年纪亦已逾“耳顺”,接近“从心所欲不逾矩”。奇怪!壬申前夕,自觉恍惚若有所失,大有“髀肉复生”之感。正值此时,忽然传来“三毛爷爷”张平病危消息,急忙前往华东医院探望。见其形容憔悴,几根管子插在身上,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版琵琶曲《霸王卸甲》“别姬”段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1期37卷 228-229页
作者:张迎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241000 
本文以技法运用、音表现的视角,通过对当代琵琶大师卫仲乐版、刘德海版《霸王卸甲》中"别姬"段差异性的比较研究,探寻琵琶艺术的各家之长及其创作表演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感受艺术名家对当下审美关系的感性显现和凝定,体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勤勤恳恳 平易近人——为琵琶导师程午加先生逝世五周年而写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与表演版)》1990年 第4期 58-59页
作者:易淡华 
我从学于程午加先生的琵琶艺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作为他的学生,我永远不能忘记他无私、热心的教诲和真诚的帮助。时值程老逝世五周年之际,往事历历涌上心头,今略记一二,以资纪念。程午加先生1902年生于江苏奉贤南桥镇,他是我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琵琶流派之赏析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 第S1期 150-151页
作者:孙丽伟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流派,原指水之支流,后用作人品、学术、艺术流派的泛称。对于流派形成的特征,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林石城先生有以下论述:'通过他们的作品,能正确反映人们的生活情趣;在艺术上已臻成熟阶段,有着相当的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