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激光链路中不同业务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传输帧再封装单元(TFRU)设计方法。TFRU采用虚拟信道(CVC)技术,通过对业务数据二次封装与VC复用实现传输数据格式与速率的统一。为进一步提升复用效率,提出基于TFRU的VC优先级调度算法,依据TFRU的封装原理与信源数据到达率,定义了由VC优先级和帧紧迫度决定的动态帧优先级,并给出VC优先级调度的具体方法。仿真表明,采用TFRU后系统吞吐量提高了3.054 6 M,调度时延减少0.9183s,较大提升了系统性能;只有当TFRU的传输速率大于各信源数据率的总和时,缓存需求才能被满足;基于TFRU的优先级算法通过对不同信源TFRU帧的动态调度,保证了各VC中TFRU帧的调度公平性。
摘要:为了进一步降低卫星光网络的业务阻塞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QN)的匹配度感知波长路由算法。该算法首先设计了路径波长匹配度因子,用以反映当前路径与下一跳节点之间链路的共同空闲波长情况。随后,算法综合考虑了路径波长匹配度、相邻链路时延以及下一跳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跳数等多个因素,以此为基础来构造奖励函数。在分配波长时,为了后续业务请求在相邻链路上有更多的空闲波长,设计了相邻链路波长匹配度指标,用于描述该路径与其相邻链路之间的空闲波长对齐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降低网络阻塞率和时延,提高波长利用率。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LEO/MEO全球覆盖双层卫星光网络,该结构具有稳定的MESH型连接关系,不仅满足卫星光通信捕获追踪和瞄准ATP(acquisition tracking and pointing)要求,还能简化星载处理和交换,降低路由开销。推导了同层和异层间星间链路空间位置表达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相邻卫星间距离、方位角和俯仰角变化范围小,非常适合卫星激光链路,可作为构建未来卫星激光网络的参考。
摘要:为了精确模拟、演示验证双层卫星光网络星际激光链路的稳定和切换,按1:30的比例设计了分时切换低/中轨道(LEO/MEO:Low Earth Orbit/Medium Earth Orbit)双层卫星光网络实验演示系统。系统由SITL(System-In-the-Loop)模块将硬件平台和计算机仿真平台互联而组成。硬件平台由中心的圆形往复转台上面的2个伺服终端和两侧的4个伺服终端组成,分别模拟LEO卫星和MEO卫星。转台平台角速度为1.28(°)/s,周期为280 s,切换时间为4 s。软件部分由虚拟网络组成,具有灵活的星上路由和处理功能。演示系统具有自动追踪、双向切换和自动对准功能,可模拟星际激光链路维持,LEO卫星和MEO卫星间星际激光链路切换,MEO卫星对LEO卫星覆盖和数据中继等功能,为工程实现双层卫星光网络提供实验指导。
摘要:研究了地面光纤网络SDH和空间微波链路网络CCSDS数据封装方法与帧结构,对相关协议在卫星光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应性修改的思路。针对卫星光网络链路容量大、时延长和误码率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高速通信的数据封装方法,设计了相应的帧结构,为卫星光网络标准化数据传输提供基本的解决方法。
摘要:设计了适合星间激光链路的零相位因子LEO/MEO双层卫星光网络结构。基于稳定拓扑双层卫星光网络提出了实验室仿真演示系统构想。演示系统分为实际网络和虚拟网络两部分,由OPNET提供虚拟仿真环境,利用移动无线激光通信模拟卫星光网络时变拓扑。最后利用SITL(System-in-the-Loop)模块将两部分网络互联实现交互式仿真。
摘要:在随机业务条件下,用离线分析法对单层和双层卫星光网络星间激光链路容量进行了优化。引入3种不同特征的网络业务,定量分析了业务分布对系统容量设计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优化链路容量在高斯业务条件下变化最缓慢,其次为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业务。研究结果可为卫星光网络链路容量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要:相对于微波卫星通信,卫星光通信具有容量大、速率高、高保密性和抗干扰性等优点.利用星间激光链路连接高中低轨道卫星形成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将在通信、导航、军事侦察、遥感遥测以及深空探测中发挥巨大作用.文中利用覆盖带法,设计了全球连续覆盖低轨道(LEO)/中轨道(MEO)双层卫星光网络结构.LEO层是一个零相位因子walker-δ星座,系统具有准静态的Mesh逻辑结构,MEO层由赤道和极地轨道两个轨道组成,可以有效地覆盖LEO层.覆盖性能结果表明,该网络上升轨道卫星对全球提供99.9%的平均覆盖,对我国提供100%的覆盖.系统可为我国提供单星可见21°的最小仰角,双星可见16°的最小仰角.链路空间位置性能仿真表明,零相位因子星座相邻节点星间链路性能在仰角、方位角和距离上优于非零相位因子星座,非常适合激光链路.激光链路通信性能仿真表明,当卫星光通信在几个GBit/s的较低通信速率时,短波长和长波长波段误码性能相差很小,随着高达100GBit/s通信速率的出现,1550nm波段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摘要:文中设计了适合星间激光链路的LEO层卫星网络,并对同轨道内和轨道间链路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每个轨道内一颗主卫星,轨道间通过主卫星相连的网络。最后,对链路的稳定性以及覆盖性能进行了研究。
摘要:针对空间激光骨干网中卫星链路采用高级在轨系统(AOS)帧进行数据传输、星上资源有限和数据传输时延较长等特点,为了在卫星光网络中实现标签交换和流量工程,首先对标准的基于路由受限标签分发协议(CR-LDP)进行了改进,包括对协议消息大小设置定长,设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减小协议开销和对双向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建立流程进行改进,然后进行了软件仿真和硬件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R-LDP在建链时资源消耗更小,支持双向LSP建立且流程简单有效。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