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印外求印"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内与——孙慰祖篆刻艺术的样本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4年 第4期 167-171页
作者:王德彦海军军医大学 
我之所以用“内与”这个命题切入对篆刻家孙慰祖的讨论,是想揭示一个比较特殊的样本:他的篆刻似乎突破了我们以往对篆刻取法于“”这一命题的认知框架,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取法之路。在“印外求印”的方向上,尽管他有着某些难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印外求印之我见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9年 第3期 233-235页
作者:徐梦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石学视阈之下黄士陵学思想生成与“印外求印”创作观审视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18期 99-102页
作者:杨天才长治医学院社科部 
黄士陵学思想中的金石视野和"印外求印"的篆刻创作观,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艺术审美立场。他承继古玺、秦汉经典、皖浙流派而开创了黟山风,下启民国及现代篆刻流派,其内在的艺术意蕴与审美价值在今天越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解析(十一)印外求印:篆刻艺术形式的张力及其对式规定的游离(下)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9年 第22期 201-203页
作者:辛尘南京艺术学院 
赵之谦不注重打造个人风,而重视每件作品独特性的『印外求印』,与其立足内规矩、巧用滋养的篆刻艺术理念相关,也与其文人士大夫理想志不在成为篆刻家相关。而吴昌硕、黄士陵、齐白石诸家力图将「印外求印」与「从书出』统一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解析(十):印外求印——纂刻艺术形式的张力及其对式规定的游离(上)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9年 第20期 174-177页
作者:辛尘南京艺术学院 
说狭义的"从书出"将篆刻家的艺术思维带出了""范畴,是指广义的"从书出"理念只是借助篆隶书法造诣(甚至行草笔法)来提髙篆刻的笔法质最,在宏观上不必要、也没有改变古式的基本规约;而狭义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善于继承 可言出新——赵之谦“印外求印”给当代坛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0年 第3期 4-15页
作者:辛尘不详 
赵之谦以“印外求印”的探索将篆刻艺术引入新的历史阶段,彪炳史册。后学者莫不从出新变的角度理解“印外求印”,殊不知赵之谦之所以能够开创新局,正在于他善于继承。本文通过分析“印外求印”必须以“合宗”为前提条件,必须与“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四十年国内“印外求印”研究述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16期 181-184页
作者:郑杰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印外求印"这一理论始于晚清时期,家赵之谦是"印外求印论"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他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理论相关学术论文的写作于一九八〇年代开始,到一九九〇年代形成了点面结合的立体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印外求印与张大千篆刻艺术审美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 第7期34卷 33-37页
作者:姜库 马刚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四川绵阳621709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研究中心四川内江641100 
篆刻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高古的审美内涵和深邃的文化语境,成为中国艺林中的一朵奇葩。自明清以来、文人画与文人治的兴盛大大促进了篆刻与书画艺术的结合,成为篆刻艺术从实用性转向艺术性的枢机。张大千是现代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篆刻对汉碑篆额的借鉴与应用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 第4期 11-15页
作者:万怡开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在“印外求印”思想的影响下,清代篆刻家广泛取法汉的书法作为滋养篆刻创作的营养。汉代碑额篆书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其中“西冷前四家”、邓石如、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黄牧甫等人最具代表性。他们将碑额篆书中的字法、章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士陵的印外求印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9年 第8期 147-148页
作者:李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文章通过对黄士陵篆刻作品所取法对象的分析与研究,探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