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印面"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朵云
收藏 引用
《书法》2024年 第6期 137-137页
作者:唐之鸣不详 
文心相寄林占维(浙江)此四字作圆形构图安排,以对称法处理。“相”字在整个内空间起中轴作用,并进行了移位,巧化原字造型中的先天不足。望之,虽略有突兀别扭感,但似乎也能涉险,其余三字结篆也取素朴手法,没有过多盘绕花哨,故是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祝竹篆刻集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11期 42-43页
作者:邵大箴 李刚田 朱天曙 
邵大箴:祝竹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篆刻家。他虽然生活在扬州,但他的篆刻成就为全国所公认。他不仅是一位篆刻实践家,也是一位篆刻艺术史家。并且,他的篆刻创作,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和体会,都见之于他的篆刻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晋归义胡王”金
收藏 引用
《理财(经济)》2022年 第12期 18-19页
作者:郑雅妹中共洛阳组纪念馆 
洛阳博物馆藏“晋归义胡王”金(图1),高2.6厘米,长、宽各2.1厘米,重83.3克,印面为正方形。20世纪40年代,河南洛阳孟津县(今孟津区)商人在甘肃购得,1973年交由洛阳博物馆收藏。章是一种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器具,在人类物质文化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圆朱文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24期 98-101页
作者:萧汉吉林省书协 
站在何等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审美对象,会直接影响我们艺术创作的水平,而个人的审美理念和倾向也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水准和高度。篆刻艺术的创作亦是如此。我们不仅要对古代大量金石书画作品进行临摹学习,还要感知当代艺术作品的风格并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承前启后来楚生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20期 102-109,2+1+153页
作者:刘小平 
20世纪上半叶,在晚清坛映照下,坛写意风逐步盛行,出现了两大巨匠—吴昌硕和齐白石。随着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相继谢世,现代坛一时群龙无首。进入七十年代,来楚生突破时局禁锢,承前启后,以生辣苍拙、浑朴雄健之风卓然独立,开拓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涅槃方寸书卷气——徐畅先生篆刻艺术刍议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14期 17-18页
作者:尹广 
考量徐畅的篆刻艺术,其主要表现在五十岁以后,这个时期的篆刻突显出强烈的自我风格和学养,在数十年积累的独到的艺术思绪下,彻底打破非艺术因素的羁绊,彰显出夺目的风采。其一,徐畅的篆刻重视章法、结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来楚生肖形风管窥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7年 第8期 18-25页
作者:唐存才 
回望二十世纪艺林,来楚生是为数不多的集书画三绝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其中尤以篆刻独步海上,其篆刻得二吴(吴让之、吴昌硕)风三昧,复上涉秦汉章、两周古玺,形成浑厚朴茂,雄强豪迈,苍劲郁沉的独特目,所钤朱泥而金石气跃然纸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始于摹拟 终于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96年 第5期 85-86页
作者:马士达 
‘始于摹拟,终于变化’这句话,是对学习篆刻者取法途径的明确概括。在这里,‘摹拟’是作为入门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摹拟,可以领略到篆刻艺术的本质和各种风格类型的艺术特性,进而通过对‘本质’与‘特性’的把握,切切实实地体会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篆刻的意临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96年 第4期 79-80页
作者:朱培尔 
最早把汉作为篆刻史上最优秀与最值得借鉴的艺术传统的人,是元代的赵孟(兆页)与吾丘衍。他们对汉的鼓吹和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量,一举奠定了汉在篆刻史上的崇高地位。‘言必汉’也早已成为我们学习篆刻的一种正统模式。然而,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家评说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 第9期 130-133页
作者:刘舒扬中国书法家协会 
刘舒扬印面的空白处理有一定的匠心。边款虽重要,但不能喧宾夺主。——朱培尔(《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社长)刘舒扬作取法古玺。整体章法大开大合、疏密合度,各审美要素之间对比强烈,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印面空灵中寓朴茂,厚重中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