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历史系"
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五秩春秋正盛年——为民大历史系庆致贺
收藏 引用
《民族史研究》2007年 第1期 1-12页
作者:郭毅生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专门为培养民族干部和科教文卫的中高级人才而创立的重点院校。在20世纪50年代,它先后设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干训部”、“研究部”、“预科”、“历史系”、“艺术”等教学和科研单位。我是在中国人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物丛谈——庆阳师专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收藏解说
收藏 引用
《陇东学院学报》1995年 第3期13卷 44-51页
作者:刘志荣 李域铮 张维军 
文物,具有着历史和文化艺术的重要意义:许多文物,往往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时期的典型标志;通过一件文物,每每可以透视出文化的绚丽灿烂的面目。本文撰写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对文物知识的介绍和本室收藏文物的重点解说,一方面能够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史漫忆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4年 第3期 132-133页
作者:朱龙华 
我在1999年出版的《世界艺术历程》(浙江摄影出版社)前言曾提及回顾自己学术生涯的打油诗有这样两句:“晚年游八国,生平渎一书”,此一书非他,即艺术史也,尤其是西方岂术史一类之书。我在北大历史系毕业后,有幸留校任教直至退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逝者如斯:我的整理感言
收藏 引用
《史林》2009年 第B5期 173-180页
作者:唐力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是著名评弹艺术家唐耿良先生的个人回忆录,由其哲嗣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唐力行教授帮助整理出版。本文是整理感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系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8年 第3期 86-92页
作者:李镇(文字整理)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于2007年启动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对老电影工作者进行采访和录影,既丰富电影资料馆的馆藏档案资料,又为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史料。从本期起,本刊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小军【国画作品】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A2期27卷 I0019-I0022页
作者:陶小军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南京大学历史系 
陶小军(1976-),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读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系列-李少白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9年 第10期 38-43页
作者:陈墨 王家祥 
受访者简历:李少白,男,1931年生,安徽太和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9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二野"西南服务团。1950、1960年代,曾先后在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和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新时期后,1980年主持组建中国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包同之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0年 第7期 35-40页
作者:张锦 平萍 
受访者简历:包同之,曾用名包同芝,男,高级经济师,1931年8月30日生于吉林省临江县,籍贯山东蓬莱。1947年9月参加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第四团,参演过多部歌剧。1948年10月后到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戏剧学习,后留校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潮退本归——对话张坚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7年 第6期 18-21页
作者:徐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徐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老师,好久不见。这次《美术观察》[热点述评]选题约请名单里有您,我是自动要求对您访谈。想当年,我们的“世界历史课”是您上的。张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是的,那时我从杭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胡健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9年 第8期 43-50页
作者:陈墨 王家祥 
受访者简历:胡健(1933.5.9—2009.6.29),男,原籍山东黄县屺姆岛村,19;55年全家迁往哈尔滨市。就读于沈阳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先后工作于沈阳东北“鲁艺”、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音乐工作团。195;5年步入电影行业,在东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