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原作者"
6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国博珍藏壁画修复安装原作者黄永玉亲临指导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 第2期 160-160页
作者:田达治 
1月17日,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来到正在施工之中的国家博物馆展厅现场观摩经修复后的大型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和《各族人民大团结》安装上墙。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陪同黄永玉先生观摩了修复后的壁画作品并在安装现场对安装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杠爷”为原作者鸣不平
收藏 引用
《大众电影》1998年 第6期 63-63页
作者:陈雪枫 
电影《被告山杠爷》中“山杠爷”扮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仁堂日前为原作者李一清没能享用到亲手“培育”的《被告山杠爷》这个硕果而鸣不平。李仁堂说,现挂职到南充市某乡作副乡长的李一清在创作该中篇小说时,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艺术原理》中译本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1992年 第5期 46-51页
作者:蓝瑛波 焦诠 
《艺术原理》(Principles of Art)一书的中译本自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印数达七、八万册,近似畅销书了。(最近听说台北两家出版社相继翻印了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这本译著)。我们在披阅这部西方美学名著中,不时感到原作者科林伍德不愧是位博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1998年 第6期 5-9页
作者:郑海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编辑应有版权意识
收藏 引用
《编辑学刊》1995年 第3期 54-55页
作者:张宝发上海译文出版社 
为了保护精神产品创作者的正当权益,推动创作,繁荣文学、科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在1886年9月9日制定和通过了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伯尔尼公约的最初文本到如今经历了五次修订和两次增补.当今世界上已有97个国家参加了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谈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1992年 第3期 24-27页
作者:仲伟合 
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风格的涵义是什么,只有弄清风格的具体涵义,才能谈风格的翻译。我们通常说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风格是作家运用其独创性的思想、情感,融化和深化生活素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翻译的艺术再现
收藏 引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3期26卷 109-110页
作者:韩艳丽辽宁大学公共外语教研室11003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人·匠人·洋化·归化——评屠岸先生译著《济慈诗选》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2002年 第5期23卷 82-83页
作者:李永毅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00875 
翻译是遗憾的艺术,诗歌的翻译是残酷的艺术。诗是语言的极致,却又似乎离语言最远。诗的内涵最飘忽不定,诗的语言携带的踪迹最多,要把一首诗对母语读者唤起的整体感觉用源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重新呈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名翻译琐谈
收藏 引用
《现代外语》1993年 第3期16卷 55-60页
作者:王育伦 
近来由于教学需要,读了几篇关于书名翻译的文章。各抒己见,似有分歧。作者观点我有的赞成,有的不敢苟同;争论一番还是大有益处的,因为它也涉及到文学翻译诸原则问题,于是禁不住也提起笔来写上几句。书名乃作品之窗口,从中可窥见作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亚洲电影研究与教学现状、问题与展望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1年 第1期 118-122页
作者:约翰.兰特 鲍玉珩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艺术系 
为了帮助有关从事电影教学和研究的同行们了解当前美国大学中的关于亚洲电影的研究和教学现状,征得原作者、美国亚洲电影学会主席、美国宾州坦布尔大学传播学高级教授约翰·A·兰特博士同意,我将他的两篇文章以及同我的几次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