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原欲"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蒲松龄小品》前言、后记
收藏 引用
《蒲松龄研究》2024年 第1期 157-160页
作者:赵伯陶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12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或称柳泉居士,清济南府淄川县(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其父蒲槃,尝习举子业,以博学多识享誉乡里,后因家计问题弃儒从商。蒲松龄自幼从父习读“四书”“五经”,由科举跻身仕途,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欲的光影传奇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3年 第15期 64-65页
作者:祁博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华裔导演李安擅长从中西方文化高度交融的角度,精心营造出能够与世界对话的影像,挖掘人性的深层,探讨人的望,表达人物内心的文化。所以,望与法则的冲突始终是李安电影叙事的则,原欲的刻画与表达始终是李安电影的不变的主题,东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妙的笔触——以拉威尔舞剧音乐《达芙妮与克罗埃》序曲中的主题为例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22年 第6期 34-37页
作者:崔登航恩施州群众艺术馆文艺部 
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常常源于一些最基本的观察维度与技法,美术与音乐亦然;本文拟通过油画创作中的不同笔触及其特点,对拉威尔所作舞蹈音乐《达芙妮与克罗埃》序曲中主题的特点进行解读,并以此作为一种探索音乐作品画面性特征的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华书局《〈聊斋志异〉选》前言、后记
收藏 引用
《蒲松龄研究》2023年 第3期 156-160页
作者:赵伯陶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12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或称柳泉居士,清济南府淄川县(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其父蒲槃,尝习举子业,以博学多识享誉乡里,后因家计问题弃儒从商。蒲松龄自幼从父习读“四书”“五经”,由科举跻身仕途,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命意识:人格和艺术精神的谐契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89年 第4期 53-54页
作者:刘强 
湖南的诗友和广大诗爱者都很关心罗子英和他的诗。他驰骋诗坛三十年,经历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学步,“文革”中人生和诗的罹难,新诗“崛起”期的勃发,特别是近几年诗坛艺术蜕变的痛苦和困惑,他发表了近五百首诗,在整个大过程中跋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神话的象征意义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 第3期 109-114,54页
作者:朱霞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所 
神话的象征性是神话中最有价值,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部分。在神话的象征性中常常显示着一种深邃、厚实的历史感和生命感,它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心理学、哲学、语言学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驱逐“神性”拷问“人本”——论《马尔多罗之歌》中“两希”文化的冲突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年 第2期43卷 81-85页
作者:向征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马尔多罗之歌》是19世纪法国作家洛特雷阿蒙创作的散文诗,由六支歌组成,其内容攻击和嘲笑上帝、人类、家庭、道德,甚至文学艺术本身,将一切反叛和摧毁都夸张到惊世骇俗的极端。对于非西方文化语境的读者而言,只有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德的困惑与人性的窘迫——《雷雨》的型批评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 第3期 245-253页
作者:青岛大学中文系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度将《雷雨》搬上舞台,新一代的演员塑造了新一代四凤和周萍。青年演员以生命意识体验角色,从爱与生的原欲人性来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他们认为,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求是四凤的行动主线,性意识在周萍的行动中起着重要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奇到极处的情感秘密——《牡丹亭》的精神分析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6年 第12期 76-82页
作者:杨旸首都师范大学 
《牡丹亭》以其"奇"在中国戏剧上显出特别的艺术魅力。有论者认为,《牡丹亭》"灵奇高妙,已到极处"。也有论者认为,《牡丹亭》之奇就奇在杜丽娘和柳梦梅都可以梦见对方,奇就奇在杜丽娘为了爱情可以死又可以生,奇就奇在柳梦梅可以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的艺术论、文化史观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5期30卷 83-89页
作者:王怀通 
近几年来,随着弗洛伊德著述的重新译介,在我国形成了一股“弗洛伊德热”,在文学艺术与美学领域中尤为突出。美学界有人把弗氏捧为是继康德之后又一个对人类精神进行解剖的勇士,而随着人类对自己本身的更进一步认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