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反五关"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清代楚调及汉剧的皮黄腔(下)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2年 第1期13卷 90-94页
作者:流沙 
(三)作为一项独立的戏曲声腔来说,清代的楚调并不等于湖北汉剧的皮黄腔。但是,湖北汉剧汉河派的班底,却和清代的楚调有,这是值得大家研究的。据湖北汉剧界的人士说,大约成立于三百多年以前的楚班公所,就设在汉口戏子街。这是楚班艺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滇剧表演艺术特征初论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 第1期1卷 58-68,80页
作者:杨山 
滇剧表演艺术包涵着滇剧行当体制、唱、念、做、打、扮诸要素。滇剧表演艺术植根于云南多民族的人民生活中,为云南人民所喜闻乐见。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个性,即特有的美学特征。长期以来,为探索滇剧表演艺术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楚调“皮黄合奏”成因及其传播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07年 第1期 290-298页
作者:胡汉宁湖北省艺术研究所 
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分别具有北方和江南不同风格的声腔何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中国戏曲皮黄剧种群的?这,一直是戏曲界普遍注的研究课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就"皮黄合奏"发表的研究文章,对于弄清各地皮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北省优秀青年演员康佳乐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20年 第2期 F0002-F0002页
康佳乐,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青年演员,工老生。2006年考入石家庄市艺术学校丝弦学员班,2011年进入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曾得丝弦剧种国家级传承人安录昌亲授。主演剧目有《大唐魏徵》《白罗衫》《十贯》《花烛恨》《反五关》等。先后荣获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