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反后坐装置"
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火炮反后坐装置动力学耦合分析与优化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07年 第3期28卷 272-275页
作者:宗士增 钱林方 徐亚栋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考虑火炮后坐过程中后坐部分与火炮其他部分的动力学耦合效应,推导出在反后坐装置作用下,火炮后坐运动基本方程组,建立了火炮反后坐装置动力学耦合模型。基于拉格朗日插值和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火炮耦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遗传算法的火炮反后坐装置结构多目标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15年 第3期36卷 433-436页
作者:周乐 杨国来 葛建立 王飞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大口径火炮后坐阻力和炮口扰动是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关键因素,为了减小后坐阻力峰值和炮口扰动,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某型火炮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反后坐装置结构和总体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ADAMS底层开发模块,结合小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流口可控软后坐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23年 第4期35卷 35-42页
作者:肖自强 贾亦卓 杨利陆军装甲兵学院兵器与控制系北京100072 中国人民解放军77626部队西藏日喀则857000 
火炮的软后坐发射是减小火炮发射后坐力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软后坐技术多采用的前冲定位击发方式,由于不同弹种的膛压不同,在发射过程中反后坐装置产生的液压阻力相差较大,造成改变弹种后不能正常超卡。为提高软后坐火炮的射击性能,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 第12期19卷 2746-2749页
作者:贾长治 胡仁喜 杜秀菊 陶辰立军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石家庄050003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050031 
反后坐装置是火炮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火炮的性能。首先介绍了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评价的必要性,建立了反后坐装置工作状况的火炮虚拟样机。提出了表征反后坐装置工作性能的三个指标,基于虚拟样机仿真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口径舰炮反后坐装置快速设计模块开发
收藏 引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6年 第2期37卷 57-61,66页
作者:曹中臣 姚忠 汪永忠 夏方超 苗圃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99 
为了提高大口径舰炮反后坐装置的设计效率,对其进行了快速设计模块开发研究。基于装配体三维模板的参数化程序设计思路,将设计知识和经验嵌入了功能模块并用设计流程的形式表述,形成了界面化的程序计算、后坐规律图形输出和参数驱动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串联式反后坐装置设计与动力学仿真
收藏 引用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年 第4期42卷 162-164,170页
作者:范林盛 刘树华 曹广群 薛彦云 张广辉中北大学太原030051 重庆长安工业公司重庆401120 
利用Runge-Kutta方法确定了火炮串联式后坐系统的参数,设计出串联式反后坐装置结构,并运用ADAMS软件进行了串联式后坐系统动力学仿真,以验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动力学仿真结果与结构设计的参数比较吻合,证明了结构设计结果的准确性,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知识组件的反后坐装置快速设计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5年 第4期36卷 45-49页
作者:羊柳 钱林方 任俊新 刘太素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现有反后坐装置设计方法难以有效地重用已有计算程序、设计经验等设计知识,为提高其设计质量与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组件的快速设计方法。通过确定反后坐装置设计知识的表示体系,提出反后坐装置设计本体的形式化定义,并给出反后坐装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磁轨道炮后坐诸元与反后坐装置设计
收藏 引用
《舰船科学技术》2019年 第3期41卷 150-153页
作者:邱群先 马新科 何行 高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15 
电磁轨道炮发射电磁炮弹时会对后坐部分产生电磁作用力。电磁作用力的存在会使后坐部分后坐。电磁轨道炮的后坐过程可分为2个运动时期。自由后坐运动时期可得出后坐部分的最大后坐速度和初始后坐行程。惯性运动时期得到的最大后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坦克反后坐装置技术状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年 第5期21卷 1243-1245页
作者:钟孟春 肖自强 李华 徐达装甲兵工程学院兵器工程系北京100072 
针对当前坦克反后坐装置故障率高,预测方法危险性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技术状态监测系统。根据坦克反后坐装置的工作性质构建了总体方案,并利用模块化技术对监测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提出了状态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方法,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HLA的反后坐装置虚拟样机设计
收藏 引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0年 第1期31卷 60-63页
作者:彭金伟 温波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99 
内能源式FORC缓冲装置为液、气耦合系统。其虚拟样机的开发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仿真系统设计,模型建立和仿真驱动。按耦合方式,将联邦成员设计为膛底压力成员、液压成员和气压成员。并在COSIM环境下建立各个成员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