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介绍了PQ35发动机支架压铸模具的设计、模具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浇注和排溢系统的设计、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计以及试模后发现的问题和工艺参数的调整等。支架模具主分型面在底平面上方3mm处,两侧和后端设有3个抽芯机构,依靠液压油缸实现抽芯。选择偏心的分支浇道,并将浇道设置在动模一侧。在浇道的末端和两侧金属液汇集区域分别设置集渣包。模具的加热和冷却由导热油和冷却水共同控制。
摘要:根据汽车发动机支架结构进行压铸工艺设计,利用ProCAST软件对铝合金发动机支架压铸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铸件缺陷产生的位置及原因,通过对比选择出一种较优的工艺设计,并进行改进优化。结果表明,获得的优化方案消除了铸造缺陷,提升了铸件品质,经生产验证后满足技术要求。
摘要:为得到发动机支架材料合理分配的拓扑结构形式,对原始的横梁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分析,并根据密度等值面分布图对结构进行人工处理,设计出两种发动机支架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强度试验,证实方案一结构所受最大应力小、受力分布均匀,更加符合设计要求。发动机支架的成功设计表明,拓扑优化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概念设计方法,能够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合理的结构设计参考方案。
摘要:结合最大1阶频率为目标和最小柔度为目标的拓扑优化技术,实现了1种汽车发动机支架的轻量化设计。新设计的支架在满足强度和频率要求的基础上,质量比原支架减少了48.5%,同时进行了强度和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
摘要:利用Magma软件对汽车发动机支架高压压铸(HPDC)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支架缺陷类型及位置与实际生产的一致性。分析得出了其气孔缺陷较高的原因是铸件高低分型大、壁厚不均及浇口过早的凝固,导致气体难以排出,且远端无法得到压力的良好作用,故形成气孔缺陷。通过分析气孔形成原因及其位置,设计局部挤压装置,利用局部挤压工艺解决远端承载孔周围存在的气孔缺陷问题。运用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进行验证,从而建立将局部挤压工艺与高压压铸及CAE相结合的发动机支架铸件生产方式,使发动机支架局部气孔率降低至0.6%,有效提高了产品品质。
摘要:为实现汽车结构件轻量化优化设计,将结构拓扑优化技术引入到发动机支架设计中,并采用多工况下静动态联合拓扑优化技术对其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同时给出拓扑优化结果解读思路和方法。通过优化后的发动机支架在结构耐久、模态和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实现轻量化,表明拓扑优化技术在汽车结构轻量化优化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摘要:本文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发动机支架的原始CAD模型,并将其CAD模型导入Hy-permesh生成三维模型,对发动机支架有限元模型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进而利用Hypermesh自带的Optistruct优化模块中的变密度拓扑优化算法对发动机支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和优化前相比较,改进后的发动机支架的柔度稍微有所降低,即刚度有所提高,前三阶固有频率都有所提高,表明拓扑优化结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拓扑优化结果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改进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为缩短零件制造周期,节约成本,提高设计效率,从成型性、工艺性和成本角度考虑,利用CAE软件对汽车发动机支架铸件进行工况静力学分析,校核发动机支架的强度,从而改进该零件的结构设计,改进后的结构满足强度要求。
摘要:以某型号轿车的发动机支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泡沫铝填充结构发动机支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其填充前后的静动态特性,得出了该构件应变分布图、前六阶模态振型图及其固有频率和谐响应幅值图。通过对泡沫铝填充前后支架的静动态特性进行比较,可得出,泡沫铝填充结构支架具有优越力学性能,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满足汽车的NVH要求。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仿真分析的理论基础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建立了该发动机悬置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对发动机支架进行强度分析,得到了发动机支架需要满足的强度要求。计算所得悬置的刚度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