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发现法"
59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运用动机变化规律理论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收藏 引用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9卷 26-28页
作者:冷枝楠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本文论述了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对提高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运用动机变化规律理论对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思辨疑 巧学善问——阅读教学思辨性提问法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1995年 第6期 24-25页
作者:李慧芳顺德一中 
所谓思辨性提问,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和提出的问题以及解疑的过程具有启发性、可思考性和探索性。其中问题的设计是前提,引导解疑是关键。好的引人深思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索钻研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生态工程原理建设环保型生态课程基地——“关注生态工程的实例”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生物学》2011年 第9期27卷 22-25页
作者:窦永兵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应用发现法教学和直观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圆明圆的毁灭》第二段教学设计与评析
收藏 引用
《陕西教育(教学)》1999年 第12期 22-23页
作者:唐玫 高艳 相学文西安市大明宫教育组 西安市东前进小学 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课文第二段重点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言简意赅。现谈谈该段的教学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分中值定理》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 第4期9卷 76-80页
作者:王淑贵石大师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数字媒体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收藏 引用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14卷 44-46页
作者:任月琳浙江传媒学院影视制作系 
文章从数字媒体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自身的教学活动从实验教学活动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实验类型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画教学话建构
收藏 引用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 第42期 232-234页
作者:姚勇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 
《江苏省编信息技术教材(必修)》动画制作章节,虽然学生很感兴趣,但普遍感觉任务难度较大。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参考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对本单元进行了一个框架式的设计。希望通过这一设计,让学习者能建构更牢固的知识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品评
收藏 引用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7年 第9期 37-38页
作者:王红梅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一、回顾课文,整体观照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名叫法布尔的小男孩,你们还记得他吗?(板书:着迷)二、品词析句,走近法布尔1.走近法布尔,品其"言",悟其"心"。(1)请同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乙烯的性质和用途》一节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4年 第6期 19-20页
作者:阮晓燕咸阳市秦都区南郊中学 
一、课题: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项式定理”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收藏 引用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年 第12期 139-140,142页
作者:杜光鹤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1.教学设计背景1.1从教学内容看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第三节,是在学习了排列组合之后,通过对二项式定理的探究,让学生对二项展开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二项展开式的形式有更准确的把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