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叠韵"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叠韵 喻韵 诗韵——苏教版三下《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8年 第11期 18-19页
作者:陈晓红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并体会叠词、比喻句、对称句式的妙处。 2.感受课文语言的节奏美和浓浓的儿童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并体会文中叠词、比喻句、对称句式的妙处。 【教学难点】感受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声韵在现代诗歌中的暗示功能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1期41卷 63-69页
作者:普丽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诗是语言艺术中最具形式感的文体 ,音乐性是其最重要的形式特征之一。本文从文本入手 ,论析声韵要素在现代诗歌中所具有的性质和发展了的功能 :选择具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调质表达心灵的奏鸣 ;声情相谐展现情感的形态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偶研究史漫谈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1995年 第5期 12-13页
作者:孙建友 
对偶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艺术,汉民族世代相传,在长期的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许多成功的规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论述对偶的源头应追溯到《墨子·小取》,该篇在关于“侔”的论述中说:“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孙诒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合音韵探源
收藏 引用
《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 第1期15卷 102-107页
作者:傅定淼黔南教育学院中文系贵州都匀558000 
运用合音原理组织韵律,是中国古代韵文一种源远流长的语音修辞手段,对于文学、修辞学、音韵学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双声字处于句末的一种合音韵在先秦时代就已盛行不衰,其历史上限不晚于西周初年。这种的法的文学功效在于可以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探赜
收藏 引用
《成才之路》2018年 第27期 8-9页
作者:李贞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现代汉语语音的中国文化意蕴,让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化之美,乐于传播汉语言文化,在汉语交际和传播中更加精准、自如和生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汉语语音的审美意味
收藏 引用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第4期21卷 73-77页
作者:徐梅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云南曲靖655000 
汉语语音的发展 ,有明显的乐音化趋势 :汉语语音的特点 ,使人们能从语音入手 ,采用更丰富的艺术创作手法 ,使语音也能对意义内容的表达起到升华作用 ,最终达到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高度统一———形神兼美。言语过程中语词搭配所传达的美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汉魏六朝的杂体诗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1期18卷 141-147页
作者:时国强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汉魏六朝的杂体诗较为兴盛,主要形式有回文、离合等39种。其兴盛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的王公贵族生活面狭窄,思想贫乏;士人考究学识,注重文化修养;流行的文学观念重视艺术技巧,求新求异。杂体诗的盛行,锻炼了诗歌技艺,促进了律诗的成熟和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易安词中的叠字(句、韵)艺术
收藏 引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第7期21卷 54-55页
作者:黄理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叠韵始于《诗经》盛于六朝,唐平仄行而双叠始废。后宋文乐合一,双叠始复盛行。其于字拗体之变化,既协且叠,用之有当,复沓回环,馀意深厚。易安尤善用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