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古代器物"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美学的当代产品设计传承思考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 第4期 101-106页
作者:冯犇湲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中国古代器物造型设计所反映和沉淀的悠久传统文化,以及古代优秀创意中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为当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当今产品设计的创意仅仅停留在古代器物的文化语义浅层次造型和构成元素的提取。过多的形体模仿导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器物的材料语言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3年 第12期 41-50页
作者:王礼军天津美术学院 
本文对古代器物的材料语言展开探讨,认为其不仅表现为“文”与“质”不同的审美追求,还表现为材料间的模仿与转换,以及对材料物性的悖反和媒材的遮蔽。通过对器物材料语言的研究,能更深地理解中国古代的造物思想与艺术表现原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本思想与中国古代器物设计
收藏 引用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 19-22页
作者:于浩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 
  引言:  每个时代器物的发展,都与当时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氛,是那个时代器物发展的土壤;而一个时代的器物,又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文化的面貌.一部中国器物发展史也是一部物化的中国文化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器物的翻译——以“觞”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翻译》2024年 第2期37卷 42-45页
作者:顾毅 孙千雅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市300450 
王羲之的《兰亭序》具有很高的文献、文学及书法价值,其文本外译史已近一个半世纪。其中的“流觞曲水”记录了古代文人生活雅趣。本文依据相关文献,梳理“觞”的器物特征及功能,对比分析林语堂、宇文所安等译者对“觞”的翻译。研究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器物纹样漫谈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6年 第10期 96-页
作者:姚蔚 
  中国器物的造型看起来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因材质、加工技术的差异而表现不一.与器物的造型设计相比较,附着其上的装饰纹样则更能表露在古老的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长年积淀而形成的社会观念和精神因素.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古代文化性器物及其设计思想
收藏 引用
《装饰》2010年 第6期 120-121页
作者:森文 周旭湖南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古代器物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与内涵,许多器物的文化功能甚至远远超越其实用功能,其意义在于观念的表达和哲理的象征,常作为政治、文化、人生礼仪的一种圣器圣物而被供奉,这一类是古代器物中的"文化性器物"。本文从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器物文化研究的前沿视野与多学科观察--2022制器尚象学术论坛综述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2年 第8期 30-31页
作者:练春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西方的中国古代美术研究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向,卷轴书画研究日渐式微,而器物,甚至是更为广义的物质文化研究则日渐兴盛。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中国考古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出土与发掘报告的公布日益规范,这也赋予中国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长信宫灯的艺术造诣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收藏 引用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年 第21期4卷 68-70页
作者:张尹欣 蔡克中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63 
汉代宫女长信宫灯在功能、结构、外观等方面具有超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价值,本文从功能、结构、设计理念等多个角度分析汉代宫女长信宫灯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结合现代灯具的设计概况,探讨汉代宫女长信宫灯对现代灯具的设计启示,发扬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手艺再造:创新性弘扬巴蜀传拓技艺
收藏 引用
《现代艺术》2023年 第9期 126-128页
作者:贺思恩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版画系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 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 四川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促进联盟 
巴蜀传拓技艺近现代尤以全形拓著称,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全形拓的宗旨是记录和传播古代器物的原貌,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便利。巴蜀地区自古以来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闻名,巴蜀传拓技艺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在这片土地上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砂壶尚黑
收藏 引用
《质量与标准化》2020年 第10期 17-20页
作者:徐以立不详 
袁野画家、陶艺家、中国紫砂史研究学者、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紫砂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世界陶瓷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依靠对黄龙山泥料和紫砂烧成工艺的研究,恢复了失传数百年的黑紫砂烧制工艺,艺术效果完全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