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台湾作家"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空间在场与个体建构的写作——评台湾作家言叔夏散文集《白马走过天亮》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 第2期 158-162页
作者:郝敬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伴随着多个文学奖项的获得,台湾"八○后"女作家言叔夏愈来愈引人关注了。尤其是散文创作,言叔夏的写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日益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比如,在台湾学者陈芳明近年编著的《台湾新文学史》中,言叔夏就被作为台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承传与超越——台湾作家散文观综论之一
收藏 引用
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 第2期 68-73页
作者:徐学 
(一) 台湾文学在与大陆文学相对隔绝的状态下走过了自己特有的40年。40年中,除了戏剧不太景气外,小说、诗歌、散文皆有可观者。就艺术水准而言,散文的成就还在小说之上。教育水准的提高造就了广大的读者群,报刊业的兴盛提供了广阔的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浪漫感伤的文风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歧途——论台湾作家龙瑛宗对鲁迅的接受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 第5期 52-59页
作者:徐纪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63000 
1937年4月,龙瑛宗以《植有木瓜树的小镇》获日本改造社悬赏创作奖佳作奖(一、二等奖从缺),成为继朝鲜作家张赫宙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的殖民地作家,同时,也成为继杨逵、吕赫若之后第三位进入日本中央文坛的台湾作家。此事引发日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台湾作家的新工作:当主持、拍广告
收藏 引用
《出版参考》1995年 第14期 8-9页
作者:越人 
近年来,台湾一些影视媒体把目光投向作家,从作家身上发掘新的题材和影响力。于是,一些作家在写作之余,又投身到新的工作:当电视节目持人或拍摄商品广告。 最早跨足电视主持人的台湾作家是赵宁,他曾以《女人女人》连获两年金钟奖,他目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南通籍台湾作家的小说创作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 第5期 115-120页
作者:钦鸿<南通社会科学>杂志 
在回顾南通现代文学运动的历程时,我们不能遗忘了活跃在海峡彼岸的一群南通作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抛井离乡,寓居台湾,但仍然是南通人民的儿女,他们与故乡仍然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之情,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自然也应当纳入南通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台湾作家许希哲长篇小说艺术论
收藏 引用
《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 第1期21卷 43-47页
作者:丘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200032 
台湾作家许希哲的小说大多是描写台湾经济起飞时人生世象以及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他的小说创作有独特风格。本文论述了许希哲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祖国接受和反思现代性——以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 第4期 86-96页
作者:朱双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而且具有扩大视野,从祖国接受现代文明成分的意义。赖和兄弟从其厦门经验中认知医治国人精神病症的重要性;谢春木对于"现代化"兼具"接受"和"反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台湾作家席慕蓉泉州行
收藏 引用
《泉州文学》2007年 第12期 1-,49页
台湾女诗人席慕蓉、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哈达奇·刚、作家鲍尔吉·原野、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陈先法、散文家王春鸣、《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主编杨际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归燕情——台湾作家白先勇故乡行
收藏 引用
《出版广角》1995年 第4期 35-37页
作者:苏理立 
海峡两岸和海外华裔阶层,大凡喜欢文学的,都知道有个台湾作家白先勇。知道他是北伐、抗战名将白崇禧的儿子;知道他那脍炙人口的小说佳作《玉卿嫂》、《花桥荣记》和《永远的尹雪艳》;知道他那1971年出版以来,已经连续印刷45次的小说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台湾作家的散文创作观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1993年 第1期 48-52页
作者:徐学 
散文创作作为一种特定的文类,与其它文学门类有相通的一面,也有其特殊之处。在台湾,许多散文家对散文创作做了精细的探讨和相当透辟的阐释。其中有许多是各种文类在创作中应共同遵循的规律,也有对中外古今散文创作现象作出的总结与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