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合成控制法"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碳交易机制对碳绩效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 第4期31卷 51-61页
作者:于向宇 陈会英 李跃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山东工商学院煤炭经济研究院山东烟台264005 
中国作为主要的碳排放国之一,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之一,建立碳交易机制能够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弥补行政命令式政策的局限性,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目标。为评估中国碳交易机制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间接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县级数据的合成控制法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 第9期29卷 117-126页
作者:宋妍 李振冉 张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能源经济管理研究基地江苏徐州221116 
国内关于自然灾害长期间接影响的研究较少,理清自然灾害的长期间接损失及其成因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深刻政策含义。基于1994—2016年四川省181个县的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分别研究汶川地震对10个极重灾区经济产生的长期间接影响。研究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灾害型重大危机事件对区域旅游业冲击的效果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量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旅游学刊》2019年 第6期34卷 124-134页
作者:傅蕴英 宋沁蓓 康继军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首席专家工作室重庆400044 
近年来,旅游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自然灾害型重大危机事件以其突发性和不可控性往往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剧烈的冲击,评估此类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对旅游业的布局与发展,特别是对灾后区域旅游业的复苏与旅游形象重建有重要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如何?——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3期41卷 93-104,122页
作者:杨秀汪 李江龙 郭小叶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如何保障经济增长和气候治理目标同时实现,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迫切难题,亟需进行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的顶层设计。碳定价是气候变化政策的核心议题,其关键在于通过碳排放造成的负外部性进行显性定价,激励排放主体将碳减排纳入到生产与消费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出口开放度的影响:来自合成控制法的证据
收藏 引用
《国际贸易》2024年 第3期 42-57页
作者:王立勇 张晨阳 袁小康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经济参考报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贸易新业态,是否有助于缓解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循环面临的挑战值得关注。文章以2012年和2013年实施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作为准实验,运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了反事实分析,以此来识别跨境电商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政策调整变迁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人口与经济》2020年 第5期 72-86页
作者:王金营 贾娜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保定学院商贸物流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利用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检验和测度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由政策转变演进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在京津冀区域发展政策干预初期,区域人均GDP增长速度损耗平均达15%—16%,最高达21.06%;随后政策调整,转为强化区域内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减排效果: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分析
收藏 引用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3年 第1期 207-240页
作者:陈醒 余晓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系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中国 
中国在2021年建立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是“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点政策。为了确保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有效性,本文系统性回顾七个碳交易试点的机制设计、市场交易情况和实际运行状况,并使用合成控制法对试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效应差异与协同路径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41卷 21-29页
作者:李文启 李玉璇 赵家未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解决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的重大战略。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选取2000-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一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个体激励型自愿减排机制能否提升地区碳排放绩效?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 第6期34卷 33-44页
作者:刘迪一 刘俊腾 张国兴 杜慧滨 陈张蕾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350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天津300350 
作为一种自愿性个人碳交易机制,碳普惠旨在通过“谁减排谁受益”的激励模式促进个体主动践行低碳行为,是碳排放交易机制向个体层面的延伸和拓展,评估这一政策的碳排放绩效对于挖掘社会个体减排潜力、丰富环境政策工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递增阶梯定价下的政策效果差异——基于定价结构陡峭程度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经济学动态》2019年 第1期 60-75页
作者:田露露 冯永晟 刘自敏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利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浙江、福建、四川三个试点地区实施的不同递增阶梯定价方案的政策效果,研究了定价结构陡峭程度与政策效果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2012年全国正式实施的定价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试点地区定价方案的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