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吉剧"
6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花脸行当表演角度对吉剧《包公赔情》的思考——兼论京剧《赤桑镇》对其艺术影响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4年 第13期 12-14页
作者:张元奇中央戏剧学院北京100006 
《包公赔情》作为吉剧成立初期小戏攻关项目的卓越成果,其剧本结构严谨,音乐设计动人,表演程式专精,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吉剧史上难以超越的佳作。本文以剧目创作始末及花脸行当的表演为切入点,选取同题材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京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白英魂》的空间叙事与东北抗联精神解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4年 第5期 36-39页
作者:黄大军 吕佳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七场现代吉剧《长白英魂》曾斩获第36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该剧主要取材于陈翰章将军的抗敌事迹,同时又有着不拘泥于历史叙述的戏剧化处理。该剧以家国空间、战争空间与地域空间为叙事场域,通过设置战争与爱情两条错综交织的情节线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剧传承传播方式研究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22年 第3期 61-67页
作者:张洪涛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吉剧传播中的制约性因素,从艺术本体出发,结合传播学理论,从演出形式、传播方式、受众等角度提出吉剧传承传播中的对策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文在吉剧与莎剧之间——论吉剧对莎剧的“在地化”改编重构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63卷 68-74,154页
作者:王钢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吉剧通过对莎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在地化”改编重构,展示了一种从文本互文到文化互文的构建意义。吉剧“奇趣”“闹热”的内在意蕴与莎剧原作故事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狂欢化艺术氛围的营造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传统出发 与时代偕行——品评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之吉剧剧目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23年 第8期 44-47页
作者:姜学军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走过2022年的寒冬,2023年“吉林戏剧节”在4月28日隆重启幕。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吉林戏剧节”,是艺术的盛会,更是人民的节日,她带着我们走进戏剧的春天,赏夏日的繁花,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受美学视域下吉剧的传承与创新——以《山魂》为例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22年 第11期 114-118页
作者:甄珠吉林警察学院 
吉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吉林文化艺术结晶和文化传播符号。创立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的转型让吉剧朝着更高远、更现代的方向发展。其中,《山魂》充分以受众的审美观点为中心进行了大胆革新,是吉剧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在接受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塑造吉剧品牌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8年 第10期 122-125页
作者:运梅园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戏曲是听觉的艺术,但同时也是视觉的艺术。老话说得好,"看戏"强调的就是戏曲艺术中"看"的部分。要说看戏看什么,除了看演员的表演外,还包括服装、化妆、道具,另外还有舞台美术,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剧种的需要,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时代下吉剧艺术的振兴发展策略分析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2年 第5期 30-31页
作者:竺乐乐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吉剧是吉林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吉剧是吉林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于民众娱乐及文化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把一生奉献给吉剧舞台——访我国第一代吉剧表演艺术家隋晶莹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22年 第4期 1-4页
作者:张通吉林省交响乐团长春130000 
吉剧作为吉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以二人转为基础,不断发展、融合、提炼而成的新剧种。笔者根据对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第一代吉剧表演艺术家、吉林省政协委员隋晶莹的专访,通过对其从艺生涯历程的讲述,以演员的视角去认识吉剧,窥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吉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再创造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2年 第14期 25-27页
作者:张敏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1 
吉剧的表现手段唱、念、做、打,有着各自的艺术特性,用以塑造人物形象,也各有其长短。比如,武打偏重于技艺,以可见的视觉形象展现某些人物孔武英俊的精神气质。歌舞更长于抒情,虽不适合摹写复杂的个性,却善于探索和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