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名优之死"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名优之死》笔谈——艺术与爱的“堕落”
收藏 引用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 第6期33卷 191-192页
作者:李政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田汉1929年创作的三幕剧《名优之死》中,刘振声、刘凤仙、杨大爷三人的三角爱情关系历来为学界关注,坤角刘凤仙本是刘振声的得意弟子,却逐渐为杨大爷所提供的声色物欲诱惑,误入歧途,荒废了自己的才艺,直到刘振声气绝于后台才终于悔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迷失与重构:对《名优之死》中人性价值的社会思辨
收藏 引用
《艺海》2017年 第5期 13-14页
作者:丛杨 蔡颂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名优之死》一剧,集中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因正确的人性价值剥离而导致的爱情价值扭曲与艺术价值畸变;艺术家的个人价值最终消弭于集权社会的权力压榨下。该剧所揭示出的正确社会价值导向之于爱情自由、艺术独立、个人权利等人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名优之死》中观念的异化以及深层主题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9年 第3期 23-24页
作者:莫童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在《名优之死》中,作者田汉通过描写刘凤仙、刘振声等人观念的异化和结局的差异,揭示出社会的黑暗腐败,表达其对于不正确价值观的谴责和痛心。分析剧本中几人观念的异化以及作品的深层主题,在当下仍拥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田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接受与扬弃——以《名优之死》为例
收藏 引用
《唐山文学》2018年 第1期 109-113页
作者:吴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莎乐美》和《名优之死》分别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和我国作家田汉的代表性剧作,它们都有着较为鲜明的"唯美"因子,在这件"唯美"的外衣之下,也有着各自的艺术特点。本文试对二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田汉接受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优之死》笔谈——刘振声与刘凤仙冲突的实质
收藏 引用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 第6期33卷 192-192页
作者:王格格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振声对艺术的追求一丝不苟,他将"玩意儿看得比性命还重",对刘凤仙的期望包含着对艺术的忠爱,正如他对刘芸仙所言,自己只想"培养出几个有天分的孩子,看重玩意的孩子","得一两个实心的徒弟",他希望刘凤仙"有德行",这是他对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得劲翮修残翅——一代名优童超艺传(续)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2年 第10期 57-59页
作者:王育生 
“四人帮”的覆灭给文艺界带来复苏的希望。可是当人们惊魂乍定环顾四周时,发现剧坛上已被摧残得满目疮痍。大批个人和剧院多年积累的珍贵艺术资料被毁;文革前一批风华正茂、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业务上荒废10年,身心横遭戕害,如今已满鬓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比时代先进了一步”——田汉戏剧创作道路再认识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9年 第1期 29-33页
作者:李标晶 
田汉是现代中国话剧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期戏剧界,犹如一颗烁亮的启明星,在曙色将露的浩茫天宇强劲地吐射光芒。他是一个始终没有失掉自己独立个性的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田汉创作近七十部话剧,完成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鹤龄 剧影双栖艺术家
收藏 引用
《东方电影》2009年 第11期 78-78页
作者:何叶舟 
魏鹤龄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1952年,魏鹤龄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代电影人,魏鹤龄以他深沉、含蓄、质朴、典雅的表演风格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代表作1937...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舒绣文立誓学艺
收藏 引用
《江淮文史》1993年 第2期 105-105页
作者:士锲 
著名表演艺术家舒绣文第一次拍电影,是在她给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电影明星陈玉梅辅导“国语”的时候。因她说的“国语”纯正地道,又能歌善舞,“天一”公司老板兼导演聘请她拍片子。但由于初上镜头,心情激动,在强热灯光刺激下,临场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