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吴汝纶"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吴汝纶的文道观念与桐城古文的现代转型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 第8期 97-103页
作者:孙之梅 范丹凝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吴汝纶探求历代古文家重视的文道观念,发挥古文的“经世”之用,提出“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两个观点。一方面强调古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在传载和表现某一思想观念方面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发掘古文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尤其是其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汝纶与桐城派古文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03年 第12期 40-48页
作者:安徽师大文学院 
康乾盛世,方、刘、姚三家,以古文称誉百年。以至有"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的羡叹。桐城派古文由此而成为"清代古文中坚"(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然而,传承二百年的桐城薪火至晚清日渐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汝纶与日本明治时期汉诗人交游考论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3期39卷 149-158页
作者:高平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浙江临海317000 
1902年,桐城派后期大师吴汝纶赴日考察教育期间,与日本各阶层的汉诗人广为交流,这对双方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激发了对方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深化了自己作品的意境。他将对明治维新、中日关系的评判与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懑融入诗歌,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守与变:桐城大师吴汝纶的文学传承与超越
收藏 引用
《安康学院学报》2019年 第4期31卷 33-36页
作者:张凤云河南大学文学院 
作为晚清桐城派的最后一位文学传人,吴汝纶处于民族危亡、新旧交替的多变之秋,西学入侵、新文化破旧立新局势来势汹汹,中西及新旧文化的交流碰撞无一不打击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面对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危机,吴汝纶始终竭力坚守桐城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宫访碑记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22年 第8期 136-137页
作者:张瑞田不详 
张裕钊知道《重修南宫县学记》对自己的重要性;吴汝纶懂得《重修南宫县学记》对冀州的重要性。“……裕钊惟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学。然今之学者则学为科举之文而已。自明太祖以制艺取士,历数百年而其弊已极。”去河北南宫前,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保定淮军昭忠祠公所建筑特色与楹联探析
收藏 引用
《保定学院学报》2023年 第4期36卷 131-136页
作者:傅德元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8 
保定古城区西南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军昭忠祠暨公所,于晚清光绪十四年(1888)由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淮系总首领李鸿章首倡修建。该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特色是昭忠祠部分为徽派建筑,公所部分为北方建筑,二者有机结合。昭忠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代“桐城派”研究述评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 第6期 45-48,28页
作者:徐鹏绪青岛大学中文系 
桐城古文派从兴起到衰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跨越了古代、近代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者在勾画出它完整历史轨迹的同时,也考察了它进入近代大变革时代以后的兴衰变化。这里介绍的,就是关于近代桐城派的研究情况。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李鸿章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上的讲话
收藏 引用
《安徽史学》1993年 第3期 2-3,1页
作者:戴逸中国人民大学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我很高兴能参加《李鸿章全集》编委会。这次《李鸿章全集的重新编纂,是在顾老的倡议发起下开展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和安徽社科院的同志,经过大半年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联络了北京、上海等好几个省市的同志一齐参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杜甫和李贺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 第3期 20-24页
作者:企明 
论杜甫和李贺企明人们谈论李贺诗歌的艺术渊源时,总爱标举杜牧的"盖骚之苗裔也"(《李贺集叙》)。长吉诗"依约楚辞",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李贺诗风,近乎太白,前人早就注意到,唐齐己《谢荆幕孙郎中见示乐府歌集二十八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芝瑛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7年 第7期 32-37页
作者:邹典飞中国国家图书馆 
芝瑛(1867-1933),字紫英,号万柳夫人,出身安徽桐城望族。其父康之,号鞠隐,曾官山东郓城、信阳县知县。其伯父为清末桐城派古文学家吴汝纶芝瑛19岁远嫁无锡廉泉。廉泉,字惠卿,号南湖,江苏无锡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