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吹号者"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艺人”和“歌手”的不同说起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1991年 第6期 46-9页
作者:符淮青 
“艺人”指戏曲、曲艺、杂技等演员,其中的语素“艺”表示他们从事的是艺术活动,语素“人”自然说明他们是人中的成员。“歌手”指擅长唱歌的人。“歌”表示他们善歌,但他们歌唱用的不是手,为何以“手”称之?要了解这一点,需明白汉语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命的号音
收藏 引用
《人民文学》1994年 第7期 52-53页
作者:欧阳斌 
新居的窗前这一片极温柔极美丽极令人痴迷的湖水,对于一个写作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我为此很是欣喜了一个晚上,并充分地想像着面对湖水潜心写作的动人情景。次日清晨四时,我便醒来了,那篇早巳在心里发酵的《生命与艺术》,我想是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艾青诗歌的联觉手法
收藏 引用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 第2期13卷 102-107页
作者:王贤明中文系85级 
在自身的全部感觉中认识世界并表现自己,便有了艺术。然而很清楚,感觉并非艺术的全部;诗人艾青也认为,诗歌不能“满足于捕捉感觉”。但是,感觉的存在毕竟是艺术生命的物质形态。苏珊·朗格认为:“一件艺术品的意义只能包含在它提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晓诗歌的艺术得失
收藏 引用
《百家评论》2016年 第4期 47-50页
作者:吕家乡山东师范大学 
最近我读了90后的校园女诗人徐晓的诗集《局外人》(卓尔书店,2014),感到欣喜,也有些不满足和更高期待。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在文学艺术天地里,老中青少,士农工商,都要接受同等的鉴赏和评判,不可能厚此薄彼,严甲宽乙。限于精力,我这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诗歌的召唤结构
收藏 引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 第1期17卷 87-92,44-75页
作者:沈健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消费品.它诞生于生活中的心灵,又哺乳着心灵中的生活.诗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其全部奥秘存在于它的对象给定性中,有着较之其它语言艺术更为丰富能动的美的生成性.接受美学从接受主体入手,对此进行了拓荒性的研究,指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得自战火的纹身——《现代诗艺术揽胜》之十八
收藏 引用
《绿风》2005年 第4期 75-79页
作者:龙彼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伟大的错觉——谈通感描写及其局限性
收藏 引用
《绥化学院学报》1990年 第1期14卷 28-31页
作者:赵捷 
通感是文艺创作中有待开发与耕耘的领域,是需要用心去探寻的艺术珍宝。通感是什么?它是一种感觉,是人们在习惯基础上借助联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现象,它是所有正常的人都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红或黄色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