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周围神经损伤"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新型修补材料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年 第6期21卷 962-968页
作者:全琦 苌彪 刘若西 孙逊 王玉 卢世璧 彭江 赵庆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北京市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战创伤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48 
背景:虽然自体神经移植是当前治疗大段神经缺损的金标准,但因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科学家从未放弃探索新型神经修补材料。目的:回顾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领域产生的新观点、再生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及新型神经导管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的修复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 第46期13卷 9084-9087页
作者:侯占江 杨硕 孟祥林 夏昊晨 樊昌东 闫景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外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黑龙江省海伦市152300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四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背景:大量实验证明,Bungner带-许旺细胞-基底膜结构是神经再生理想的微环境。这一结构在神经损伤两三周后形成。而在神经损伤数小时后,近断端的神经纤维就开始发芽再生神经纤维开始再生与所需微环境的形成并不同步。目的:观察周围神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 第6期20卷 537-539页
作者:王艳 王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0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40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领域,常见并被广泛认可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卡压伤模型、牵拉伤模型和离断伤模型等。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造模方法,应根据临床需要,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求得更加契合临床的设计方法。本文将对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山东医药》2001年 第7期41卷 57-58页
作者:王琛 陈允震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117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周围神经是指脊髓经椎间孔传出的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由运动、交感、感觉三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上述神经因某些因素的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或神经断裂,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碳纳米材料在周围神经再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4年 第15期28卷 2423-2429页
作者:翟耘浩 钱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200233 
背景:虽然神经导管为周围神经修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手段,但传统神经导管只能为修复过程提供机械通道支持,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在电化学及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负载碳纳米材料的神经导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间充质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年 第33期23卷 5385-5391页
作者:曹丽芝 冯乃波 王娟 陈嘉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拥有免疫调节特性,近年来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备受研究者青睐。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应用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作者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Medline、中国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 第23期12卷 4465-4468页
作者:张培训 李剑 韩娜 张宏波 赵富强 姜保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44 
背景: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好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但套管内添加促进神经再生的因素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围神经损伤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
收藏 引用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年 第3期45卷 209-210页
作者:胡文 沈爱国 程琼 丁斐南通大学神经科学系江苏南通206001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病学方向本科教学中开设了99学时的神经生物学课程,其中27学时为实验教学,以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我们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实验,周围神经损伤实验便是其中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中:脊髓后角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 第18期9卷 260-261页
作者:王树森 马雁 罗卓荆 胡蕴玉 王军 姚庆君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6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背景: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有无修复价值?如果脊髓神经元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其修复后也预示着感觉功能的缺失。目的:定量研究周围神经损伤24周后,脊髓后角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设计:建立以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外泌体靶向技术及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的潜能
收藏 引用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年 第18期25卷 1432-1436页
作者:何粤斌 易西南海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海南医学院神经科学实验室 
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屏障渗透性,以及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在治疗和靶向药物递送应用上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基因工程设计将靶向配体插入外泌体表面,将可以实现靶向患病组织或器官并发挥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