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周德清"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周德清评传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2年 第2期 106-111页
作者:周维培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号挺斋,元后期江西高安人。他编著的《中原音韵》,不仅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史早期的一部总结北曲韵律和写作技法的重要著作,而且还对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一本标志着中古语音向近代语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德清“务头”论考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6年 第3期37卷 117-124页
作者:冯珊珊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务头"始见于宋,"务"为榷易机关,"头"指最好、最优秀。"务头"原指最优秀的"务",引申为最好、最佳之处。元代至明初曲场用指曲中最动听之处。周德清《中原音韵》将之用作戏曲理论范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德清的戏曲创作与理论贡献
收藏 引用
《文教资料》2009年 第22期 22-24页
作者:彭玉兰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元代卓越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周德清对促进戏曲艺术和戏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了周德清戏曲创作风格,以及其主要戏曲理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原音韵》的戏曲学意义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06年 第4期 110-111页
季国平在2006年第3期的《福建艺术》上发表了同题文章。文章认为,由周德清所著的、成书于1324年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划时代的音韵学著作,它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说“务头”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4年 第3期 66-71页
作者:胡艳兰扬州大学中文系 
“务头”一词系古代戏曲艺术用语。元末周德清最早对其作了详备的论述 ;明清王骥德、李渔对周氏务头处施俊语的观点都作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发挥。近人吴梅对务头的解说别出心裁 ,在继承周德清的同时又作出了自己的微观之学 ,具有很强的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务头”再探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2期 160-163页
作者:车文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务头”是元明时期散曲、戏曲(主要是北曲)创作与演唱中常用的一个文艺术语,明中叶以后此法渐绝,到清初,就变得“千古难明”了。今人多有阐释,但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终难达成共识。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有四处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元散曲的对偶艺术
收藏 引用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 第2期 93-97页
作者:宋晓蓉 
元散曲修辞手法多种多样,比喻、夸张、叠字、顶真、借代、对偶等,比比皆是,在这些修辞手法中,使用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则是对偶。元散曲中的对偶与诗、词中的对偶具有不同特色: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开拓,体现了新颖、独特的艺术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人戏剧史论初探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2期13卷 65-71页
作者:陆林 
元代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黄金时代。创作和演出繁盛,引起时人在理论上的关注。元人在戏曲史论、戏曲功能论、戏曲创作论和戏曲表演论等重要的理论层次上,就已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从史论层面看,当时的曲论家们,在勾勒出一幅元代杂剧发展史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论
收藏 引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2期44卷 151-156页
作者:金欣欣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北京100710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的《中原音韵》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同时也是研究元代汉语语音的一份重要材料。通过研究《中原音韵》可知,当时的汉语通语是有入声的。文章对《中原音韵》中"入派三声"的论述做了讨论,指出: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散曲的形成与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4期22卷 73-81页
作者:陆联星 
元散曲做为一代新的诗歌样式,在艺术上,是与唐诗、宋词“不共时”的“佳味”。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序》把杂剧、散曲比做风味独特的“蛤蜊”,说:“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散曲作家王举之,也提出了散曲的“蛤蜊”风味。他的一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