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周肇"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周肇祥与中国画学研究会
收藏 引用
《收藏家》1994年 第3期 21-23页
作者:史树青 
周肇祥与中国百学研究会史树青近代著名文化艺术刊物《艺林旬刊》《艺林月刊》将由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出版。二书论述近百年文物古迹、书画金石掌故颇丰,于当今艺术史研究者及广大收藏者之研究参考大有裨益。出版者特请本刊主编史树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琉璃厂杂记》看周肇祥的艺术品味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5年 第3期 188-197页
作者:倪葭首都博物馆 
周肇祥(一八八〇——一九五四)字寿安,一字养庵、养盒、养安,号退翁、无畏居士,亦号广慧庵主,斋堂为娑罗花树馆①、石桧书巢、广慧庵。浙江绍兴人。清光绪举人。先后卒业于京师大学堂、法政学堂。民国时期为徐世昌门人。曾任四川补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朽者不朽: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先行者——陈师曾诞辰140年特展序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7年 第1期 73-74页
作者:吴为山中国美术馆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师曾,号朽者、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诗人及艺术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先后任江苏南通师范学校、长沙第一师范教员。1913年,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温和与激进:民初画学文化姿态的选择——从陈师曾与北大画法研究会的关系谈起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6年 第4期 4-8页
作者: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1918年12月,金城、陈师曾等出面召集北京画家,为访华之日本画家渡边晨亩举办招待会。关于中国画学研究会日后主要活动之一的"日中联合画展",正于席间被提出~①。对此,渡边曾回忆:"曩者大正七年冬间,先生与周肇祥、颜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胡佩衡的“桂林写生”与晚年变法——二十世纪中国画名家在广西系列之一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5年 第1期 198-205页
作者:李永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胡佩衡(一八九二—一九六二),号冷庵,字佩衡,谱名锡锉,又名衡,以字行世,蒙古族。自幼喜画,用功颇勤,十五岁左右已有老师、同学向其求画条幅,后受教于西陵山水画家李静斋,二十岁便能独立进行创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出任北京大学画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津画派的行情(上)
收藏 引用
《大美术》2005年 第7期 110-111页
作者:好运 
民国时期的许多京津画家功力深厚,有的个性鲜明,尽管有的画家作品现在被市场冷落,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这种现状正在慢慢改变。在艺术市场上,京津画坛上许多画家在民国时期就以卖画为生,如齐白石、于非闇、溥儒、陈少梅、刘奎龄、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社画会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5年 第7期 188-188页
湖社画会是北京最早的美术界学术组织,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它所推崇的艺术风格和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绘画事业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湖社画会的前身是"中国画学研究会"。1919年,在中国人民"外争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