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哀悼诗"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袁宏道哀悼诗研究
收藏 引用
《运城学院学报》2023年 第5期41卷 45-51页
作者:胡玉占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00 
哀悼诗有悠久的历史及稳定的写作传统,发展至明代已经严重模式化。袁宏道哀悼诗约三十三题六十七首,从哀悼对象、型、内容来看皆为追悼亲朋的真情之作。袁宏道哀悼诗在继承传统模式与意象的基础上,自有标新之处,具体表现为:通过吸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元稹哀悼诗及文学史意义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16年 第6期 45-50页
作者: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元稹的哀悼诗除了对死者述哀之外,还以深广内涵感人:一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心意相通、互相支持、投桃报李的真挚情感。二是对世情、人情的真理性深刻体悟。其众体齐备,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一为虚实并用,开拓了佛教、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韦应物的哀悼诗及文学史意义
收藏 引用
《昌吉学院学报》2016年 第6期 39-43页
作者: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韦应物的哀悼诗思想内涵比较复杂,除了表达人一逝不返、万事成空的悲剧感之外,还渗透着无人能体会的繁荣过后的孤寂、沧桑过后的虚无以及佛教的看穿和试图超越,有一种铅华洗尽之后的至真、至情、至美。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从细微处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杜甫的哀悼诗及文学史意义
收藏 引用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 第4期39卷 6-9页
作者: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杜甫现存32首哀悼诗均为交际应酬类哀悼诗,哀悼对象大多为建有大功的重相名臣和卓有建树的人、画家。其记录了安史之乱的史实,抒发了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炽热情感。在艺术上,以体裁较多、在五古上有重大突破为最大成绩,且多用肯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孟郊哀悼诗简论
收藏 引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 第7期 9-10,24页
作者:温瑜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孟郊现存46首五古哀悼诗,在述哀之余还饱含身世之感,充满怀才不遇之悲、穷愁困苦之叹、恨世不公之怨、愤世嫉俗之恨。在艺术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在中直接渲泄痛不可遏的哀情;二是多运用叠词和对比、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哀情。其中以悼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冯振的哀悼诗
收藏 引用
《桂学研究》2018年 第1期 42-52页
作者:朱媛媛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冯振在中国古典词研究和创作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渗透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尤其是哀悼诗。他的哀悼诗除了表现亲情、友情,还有更深的时代精神,常常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哀悼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维哀悼诗浅论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2期28卷 103-107页
作者:相文 韩震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王维的哀悼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所反映的王维生死观的变化,可作为观照其思想信仰变化的补充材料。青年时重生轻死,中年时重死轻生,晚年时的看淡生、死,与之相对应的是王维一生由儒到庄、禅,再由庄、禅最终归向佛的复杂思想信仰变化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居易哀悼诗简论
收藏 引用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年 第4期24卷 57-60页
作者: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白居易的哀悼诗渗透着宿命论和"五阴聚合"的空观思想,认为人的思想、行为、贫富、寿数等命运在其出生之前已由天意决定,人们只能服从它而不能违抗它,唯有如此才能积福消灾,还指出了寿与贤的矛盾,并且用"五阴聚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商隐哀悼诗简论
收藏 引用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 第4期37卷 11-13页
作者: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家世、时世、身世的不幸使含蓄内向的李商隐心中更加脆弱伤感而又不得诉之于外,以人世间最大的生死之悲为特征的哀悼诗就成为这种情感抒发的最佳载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其哀悼对象直言其命运坎坷、平生不得志的身世之悲。二是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潘岳的哀悼诗及文学史意义
收藏 引用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 第6期15卷 60-62页
作者: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潘岳五古哀悼诗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循环、反复的语言手段表现了他的矛盾多重性格和矛盾复杂心态,奠定了他在哀悼诗史尤其是悼亡史上的先驱地位:一是使"悼亡"成了悼妻的专称;二是开创了哀悼的先河;三是形成了潘杨之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