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品茗"
95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茶香處處
收藏 引用
《农业考古》1991年 第2期 35-35页
作者:范增平台湾<中华茶艺> 
‘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庭有余甘’。茶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喝茶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主题。早在几千年前,国人就把茶列入开门七件事,使之成为最普遍的饮料;可是曾几何时,日本的茶道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被视作喝茶艺术的表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情画意、壶中风华的《松鼠葡萄壶》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年 第4期49卷 91-91页
作者:范丽华江苏宜兴宜兴214221 
《松鼠葡萄壶》树枝作壶嘴,生机勃勃,树藤作壶把,虬枝弯折自然,树洞刻画清晰逼真,从壶把延伸至壶身,美轮美奂;壶盖上,一截树枝作壶钮,雕刻秀气,葡萄与树叶贴于壶盖,惟妙惟肖,妙趣天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述因茶而生的紫砂工艺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年 第4期49卷 94-94页
作者:周伟伟江苏宜兴宜兴214221 
紫玉凝气,金砂聚智。一把茶壶,折射的是包容的能量;一片茶叶,吸收的是天地精华;一滴清泉,融汇的是万物之源。茶与紫砂壶,就是在把玩之间,细品幽幽茶香,感慨感染那份安谧舒服,感悟人生起起伏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雏凤争鸣”手拉壶的创作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年 第6期52卷 29-29页
作者:邱森一 
从古至今,潮州手拉壶在一代代手工艺人的传承下,不断向前发展。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这是人们对潮州手拉壶发展历程的评价。一般来说,手拉壶的诞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的品茗需求。从清代初期开始,潮州手工艺人将江苏宜兴紫砂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紫砂壶之造型观
收藏 引用
《江苏陶瓷》2007年 第6期40卷 42-42页
作者:陆君宜兴紫砂工艺厂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壶在中国陶艺史上独树一帜,自北宋初年勃兴,流传至今已蜚声中外,其壶除有使茶色不变、茶味不走、盛夏不馊的实用功能,在造型上之古朴典雅、新颖别致,使人爱不释手,人们或摩挲把玩于股掌之上,或置于桌案驻目观赏,无不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湖樱园雅集 吟诗斗茶自风流
收藏 引用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16年 第2期 37-37页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2016年3月19日。东湖樱园举行了一场以踏青、赏花、品茗等为主题的艺术雅集,让游客在花下品茗,偷得浮生半日闲,与名师名家交流,品味樱园的浓郁文化韵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寻乐趣 乐在其中
收藏 引用
《上海茶叶》2009年 第1期 24-24页
作者:白华 
追随着现代人向往返朴归真、闲适自然的心态,久别已远的茶艺如今又格外受到都市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茶君子”已不满足于只是到闹市街头的茶馆里品茗观茶艺,而是走进了各种各样的茶艺馆、茶艺训练班、茶艺学校、茶趣园,去学习泡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读指南
收藏 引用
《茶博览》2016年 第9期 92-92页
本书从茶道流派、茶道境界、品茗环境、泡茶、识茶、茶器、茶会、市场与推广、品赏与品鉴、茶与艺术、茶人与称谓、茶道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对茶道的体悟。既是作者从事茶道三十五年来茶思想的展示。也是当代茶文化的一张地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泡一泡
收藏 引用
《中外文摘》2019年 第1期 64-64页
作者:李碧华不详 
不管你上哪间茶楼酒肆,你点的是普洱、寿眉、铁观音、水仙或是什么红茶,只消他们一冲水,端上桌,马上就给各位倒茶。那些液体连颜色都来不及变,仍像开水似的,别说茶味了。难道这是殷勤吗?他们连"等一等"的常识也欠缺,当然谈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年 第5期55卷 32-32页
作者:章锐波不详 
自古以来,人们品饮茶水不止为生津解渴,还为品茗赋予了丰富的生活意趣。古人抒情作诗好饮酒,但同时也好品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寒夜里有客来访,煮水与客一同品茗,仿佛寻常的日子也变得有些许不同。夜里水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