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哈哈腔"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哈哈腔: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0年 第1期41卷 61-69页
作者:王春鹏 王文清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在"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声中,"东柳"与"西梆"的关系一直很少受到关注。哈哈腔的声发展脉络却鲜明地显示出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和衍变轨迹。从考察哈哈腔源流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哈腔生成看小剧种的本体建构与嫡存机制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1年 第1期42卷 65-71页
作者:王春鹏 孙德成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过于强调剧种特性并不能使我们对小剧种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反而会导致当前研究走向偏颇。开展基于小剧种的案例分析,应是一种能有效切入问题本质的研究路径。哈哈腔从孕育到成熟,鲜活地显示出剧种自身与地方文化生态、方言、民间歌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清音“哈哈腔”的演唱方法分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0年 第9期 86-89页
作者:田金迪 苏毅苗重庆市潼南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艺术学院 
四川清音是四川、重庆一带的曲艺形式之一,"哈哈腔"是四川清音的特色润手法。据笔者对前期文献的梳理,发现学界对于"哈哈腔"尚处于知识性介绍阶段,尚无系统完整的研究。笔者在传统音乐理论学习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保定俗曲哈哈腔考略
收藏 引用
《保定学院学报》2016年 第5期29卷 127-131页
作者:王瑞蕾保定学院历史系河北保定071000 
哈哈腔是河北省保定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产生于清苑地区,是清苑地区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历经明代、清代至民国的衍变,最终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曲调的地方小戏。哈哈腔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燕赵梨园传遗韵——哈哈腔的起源与传承
收藏 引用
《档案天地》2016年 第7期 59-62,37页
作者:韩托 
哈哈腔,又称"喝喝"、"呵呵",流行于河北省的保定、沧州、衡水、廊坊、石家庄以及山东省的惠民、德州等地区。哈哈腔原是俗曲曲名。清代嘉庆年间,北京钞本《杂曲二十九种》所收《西厢记·游寺》和北京"百本张"钞本中均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北地方戏曲外宣翻译研究——以清苑哈哈腔为例
收藏 引用
《海外英语》2020年 第5期 5-6页
作者:井媛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 
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翻译在文化外宣翻译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河北省历史悠久,就地方戏曲而言,现存多个剧种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戏曲外宣翻译对推动"燕赵文化走出去"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开两朵 并蒂连枝 武安平调与武安落子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3年 第12期 69-71页
作者:梁美玲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河北省是当之无愧的传统戏曲大省,历经几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哈哈腔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风格的民间戏曲类型。其中,武安平调落子凭借独立的艺术色彩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于2006年被收录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曲艺
收藏 引用
《现代艺术》2022年 第12期 26-30页
《中华家风》ZHONGHUAJIAFENG奖词AWARD WORDS以有情有调的传统唱,有滋有味的鼓板伴唱,还原出原汁原味的四川清音之美,颂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家风美德,将优秀传统文化声情并茂地传递给更多人。作品展示WORK DISPLAY由陈亦兵作词、蓝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京”与“川”的撞击中创新——我在川剧声方面的探索和体会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1年 第3期 46-49页
作者:沈铁梅 
“求学如探海,立业似登山”。时代在发展,社会审美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观众对戏曲艺术的要求愈来愈高;作为新时代的川剧演员,如果不努力从知识的海洋中探寻充实自己的养料,没有敢于攀高峰的志向和勇气,那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川剧演员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清音的练声(演唱)技巧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8年 第1期 175-177页
作者:赵彬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 
长期以来,广大的声乐工作者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索适合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科学道路。在掌握西方美声唱法基本发声方法的基础上,继承和借鉴中国曲艺的诸多演唱技法、技巧并运用于声乐演唱,这不失为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一条可寻之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