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哈尼梯田"
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哈尼梯田的景观美学与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解读
收藏 引用
《红河学院学报》2024年 第4期22卷 1-6页
作者:陈永邺 王丹丹 陈晓晶红河学院民族研究院云南蒙自661199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管弦系云南昆明650504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哈尼梯田哈尼族人民经过数千年辛勤劳作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伟大的人间奇迹。它不仅是用作农业生产的地方,还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的象征。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探究哈尼梯田背后所蕴含的景观美学和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尼梯田的生态智慧
收藏 引用
《时代风采》2022年 第1期 37-38页
作者:沈靖然不详 
元阳梯田生在滇南延绵起伏的哀牢山密林之中,与当地哈尼等民族兄弟姐妹相存相依,哈尼人祖祖辈辈在梯田的劳作和收获的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人与自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态。春夏秋冬,哈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这人间奇迹在自然环境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世界文化遗产研学课程探究——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 第9期 63-67页
作者:杨倩 潘玉君 华红莲 晏祥选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昆明 
研学旅行可以提供真实的地理教学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与书本,在实践中去验证知识,现已成为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红河哈尼梯田为研学点,设计以承梯田遗产之"旧"、展生态时代之"新"为价值目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尼梯田水源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2022年 第2期41卷 50-58页
作者:普慧梅 宋维峰 吴锦奎 王卓娟 马菁 张小娟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2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730000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730030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重庆市渝西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重庆402160 
基于哈尼梯田水源区2014年6—8月和2015年全年(共15个月)采集的89个事件降水同位素数据,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追踪了梯田水源区降水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尼梯田水源区典型树种西南山茶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亚热带水土保持》2022年 第2期34卷 1-7页
作者:王卓娟 宋维峰 吴锦奎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哈尼梯田是世界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奇迹,在其森林-村寨-梯田-河谷组成的垂直景观结构中,森林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作为涵养水源的载体,如何更好地利用树种对环境水的利用规律,从而掌握森林植被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区域水资源时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17年 第4期33卷 103-107页
作者:严国泰 马蕊 郑光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传媒学院 乡伴东方设计院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所创造的,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社区的参与。首先阐明社区参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是传承遗产价值,保持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旅游广告中的意义空间生产实践——以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广告为例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9年 第6期 80-81页
作者:梁雪梅红河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在城市研究中,有学者关注到城市传播中的空间与媒介的互动。将抽象和具象的空间看作一种展示城市形象的媒介、工具。(1)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文化遗产目的地的旅游宣传面临着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有必要跳出广告传播的传统论述路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社区参与保护探索
收藏 引用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2期22卷 147-154页
作者:马蕊 杜爽 程海帆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201418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目前,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存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缺位的问题,无疑会使遗产陷入“非活态”的困境。因此,亟需对社区参与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保护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索。文章以哈尼梯田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OUV)认知为基础,依据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哈尼梯田的持续机制与协调管理
收藏 引用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 第12期31卷 75-81页
作者:邓丽丽 张瑾 冯铁宏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 
哈尼梯田气势磅礴,梯田和民族特色的村寨、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沟渠等,一起构成了"上森林、中村寨、下梯田、水系贯流其中"的生态机制和稻作文化。这种机制和文化已经绵延存续了1300多年,至今仍然在发挥效用。2010年春,云南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考察
收藏 引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49卷 100-108页
作者:郑佳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红河哈尼梯田地区普遍的公共标识、专门的旅游标识、村民的日常生活及文化展演因为具有引导游客进行文化释读的作用而成了独特的景观标识。每一种景观标识都起着指述、表现与传递信息的功能。各类景观标识存在的问题都与标识建立者对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