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唇"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下三角瓣法单侧裂修复术后鼻部形态的测量研究
收藏 引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 第4期13卷 252-254页
作者:金青 顾晓明 彭品祥 希扬 周树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 广东湛江海军422医院口腔科 
对82例单侧裂经下三角瓣法单侧裂修复的腭裂患者,术后平均5年鼻形态的测量,进行对称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侧裂患者术后双侧上部的形态大体比例均衡,患侧高不会出现过长或过短的现象;②患侧伤口张力的大小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手术方法的改进
收藏 引用
《上海口腔医学》2001年 第4期10卷 372-373页
作者:李宁辉 张焕英江苏省无锡市口腔医院江苏无锡214001 
目的 对传统的重手术方法进行改进 ,使术后上的外形更加自然。方法 根据部静态和动态时所表现的特点进行手术设计 ,同时注意上下的美学比例 ,并注意珠部位留有足够的组织 ,以保存珠的外形。结果  14例患者采用改进的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舌尖和微循环定量研究
收藏 引用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1996年 第2期4卷 68-69,72页
作者:江时森南京军区总医院210002 
本研究用激光多普勒显微血流计定量研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舌尖和微循环。依平行对照设计分为5个实验组:正常对照组,Ⅰ支组、Ⅱ支组和Ⅲ支狭窄组,心肌梗塞组。结果显示:舌尖和的血流速度、血管管径、红细胞聚集和出血等异常变化与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带蒂黏膜(肌)瓣Ⅰ期修复凹陷畸形
收藏 引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年 第6期22卷 336-338页
作者:栗颖利 陈辉 杜洁 曹彦 孙超峰 刘纲 李小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整形烧伤科陕西西安710038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哈密医疗所综合科 
目的探讨带蒂黏膜(肌)瓣Ⅰ期修复软组织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在健侧设计体积为1/2缺损体积的带蒂黏膜(肌)瓣,以系带与珠连线侧为蒂,通过黏膜下隧道修复凹陷侧组织缺损。结果本组患者6例,手术充分利用了健侧部正常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8例大面积缺损的整复体会
收藏 引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22卷 378-379页
作者:吴滨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柳州545002 
肿瘤及外伤是造成缺损的主要原因,缺损不仅影响进食及发音,更主要的是对面部外观造成严重的畸形。我科1996年以来共接诊大面积缺损(缺损1/3以上的部全厚缺损)病例18例,经整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8例,男1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号学习中气息、与口腔的结合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1年 第8期 46-46页
作者:李辉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830000 
练习小号需要运用良好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具有气量大、压强强和稳定等优点但练习时若不有意识地去控制、调节口腔并与相互配合,将直接影响吹奏时音质、音准、吐音以及耐力。练习时需循序渐进直至能熟练运用这种口腔配合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下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年 第2期19卷 134-135,F004页
作者:赵振民 严义坪 李森恺 翟弘峰 穆兰花 徐军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北京100041 
目的 :研究上下的血液供应 ,为新的组织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0具从面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年新鲜尸体标本的口周区域进行解剖研究 ,在 2具尸体标本的面静脉内注入兰色乳胶。在 3.5倍的手术放大镜下解剖显露血管。结果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侧裂修复术中红瓣的量化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 第3期1卷 159-162页
作者:刘云生 车宗刚 王冰 王勇 彭化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东济南250012 
目的在多数单侧裂修复术中,红瓣的设计过多地依靠医师的个人经验。基于Noordhoff提出的原则,本文提出一种量化设计红瓣的方法以克服此类缺陷。方法单侧裂患者36例,依量化设计原则设计红组织瓣修复红,观察术后照片,评价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七讲 口部整容手术(2)
收藏 引用
《中国农村医学》1992年 第8期21卷 6-8页
作者:杨晓惠国防科工委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100011 
2.三角瓣法(Tennison-Randall) 此法特点为:定点明确,初学者易掌握。在设计上保留了健侧红上缘的不完整弓,缝合后弓的形态自然,对合创缘可增加上的高度(图9)。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瓣推进修复双侧裂继发红缺损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年 第5期8卷 239-240页
作者:赵天兰 程新德 李光早 徐静 葛树星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233004 
目的 介绍一种双侧裂术后继发红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于缺损红的两侧红白交界处或其稍上方按需要向其两侧各设计红瓣 ,缺损范围大者可将一侧红瓣设计至口角下处。按设计切开解剖游离以动脉为蒂的红轴型瓣 ,向缺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