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唐十八陵"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陕西唐十八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文地理》2011年 第5期26卷 148-152页
作者:岳红记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西安710061 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西安710061 
陕西关中唐十八陵,在中国古代帝王墓营建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历史、文学、美术、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价值。目前陕西的个别县域只对部分帝王墓进行了开发,割裂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十八陵 文化艺术宝库
收藏 引用
《中国西部》2003年 第1期 100-104页
作者:吴志毅 刘向阳 
中国古代帝王墓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自公元618年李渊建立王朝至907年灭亡,前后290年间,共有21位皇帝执政,除昭宗李晔和哀帝李祝死后分别埋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十八陵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应用探索
收藏 引用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 第19期214卷 103-105页
作者:魏小红 李会晓 桑振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坐落于关中平原的唐十八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巅峰时期遗存的精华,见证了王朝开国、发展、盛世和衰落的过程,是历史的缩影,更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而传统的保护方式效果有限,情况不容乐观。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百里雕刻艺术馆——评《唐十八陵石刻》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1997年 第3期 40-42页
作者:邵梦龙 
三百里雕刻艺术馆——评《唐十八陵石刻》邵梦龙雕刻是中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奇葩,而代雕刻艺术更为成熟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时代。作为一种直接体现封建帝王和王亲勋戚神威的墓石刻,随着帝国的政治兴盛和经济的繁荣达到了登峰造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国重点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教学交流研讨会暨唐十八陵雕塑艺术联合考察活动
收藏 引用
《雕塑》2016年 第1期 12-13页
作者:本刊记者《雕塑》编辑部 
2015年12月18日,"全国重点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交流研讨会暨唐十八陵雕塑艺术联合考察活动"在西安美术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办,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务处、科研处承办,由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越出地平线的十八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16年 第1期 14-21页
作者:郅敏 
苍茫浩荡的八百里秦川,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倚秦岭,北界北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朝代最多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术遗迹最多的地域之一。一望无际的深灰色山川包裹着太多已知或未知的历史信息,不断滋养着后世的人们。冬日的秦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唐十八陵石刻马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3年 第2期26卷 57-57页
作者:王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45 
马匹作为最优秀的蓄力,强健灵性、行动敏捷,是我国封建社会主要的力畜及重要的战争装备。它们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同时也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在朝,普遍出现了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形式。虽然,在代几乎从所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谈石雕刻艺术兼述中国墓雕刻中的瑞兽
收藏 引用
《美术》1989年 第4期 61-63页
作者:王子云 
陕西关中唐十八陵雕刻艺术,近年来颇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美术院校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生选为论文课题,来陕西进行考察,《美术》和其他有关刊物也不断有介绍文章发表。笔者最近在整理讲课资料中,对代前期的几处帝雕刻曾作了对比,注意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下宝藏无恙否?——蒲城被盗探津
收藏 引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 第Z1期8卷 123-127页
作者:郭昭明 马芳印陕西省历史学会 中国唐史学会 
关中唐十八陵是否被盗?一千年来不仅为专家学者所关注,并为人们饭后茶余所乐道:或以为唯乾未盗;或加以桥未盗;或以为乾、庄未盗;或以为乾、庄、及蒲城四均未盗。本文着重对蒲城考证后认为桥、景、光未盗;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中唐十八陵石雕狮子造型风格演变刍议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9年 第1Z期 29-30,48页
作者:吴铁 董俊凯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作为中国独具代表性的代帝王寝,具有恢宏的建筑气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唐十八陵石雕狮子作为帝重要的石刻造像和犀牛、翼马、鸵鸟、石虎等石刻造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