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唱家"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浅谈昆曲的艺术成就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07年 第8期 83-84,94页
作者:朱晓燕 樊毅东华理工大学文法艺术学院 
昆曲是中华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堪称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昆曲亦称昆山腔,昆腔,昆剧,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最初是昆山(今属江苏省)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腔调,明初有昆山腔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粤曲唱家“受落”的创意——浅谈温志鹏的《菊部撷芳》系列
收藏 引用
《南国红豆》2009年 第5期 26-页
作者:赖宇翔 
我与温志鹏兄仅两面之缘,首次是在去年"羊城国际粤剧节"的研讨会上,他主动与我打招呼并自我介绍,原来温兄曾与先父在香港粤剧学术研讨会认识,我也因父的《粤剧史》增订本整理,引用他的"粤剧女班之初探"一文,略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关戏曲导演的两个问题 在1990年戏曲导演座谈会上的发言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0年 第9期 28-30页
作者:张庚 
今天我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些同志提出的戏曲的三个时代:剧作的时代;演员的时代;导演的时代。认为现在已到了导演的时代了。我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第二个问题是说说戏曲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的关系。先说说“导演时代”的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腔非京剧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2年 第2期13卷 85-86页
作者:傅雪漪 
“京腔”,是明代南戏弋阳腔流入北京后衍变的一个支派。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徐渭在《南词叙录》中即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南京、北京)、湖南、闽、广用之。”再据沈德符(1578—1642)的《野获编》补遗卷一云:“至今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说艺术者的必备状态
收藏 引用
《朔方》2013年 第12期 102-104页
作者:白永蔚银川市说唱团 
对历史的关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只有不断地总结过去,才能积极地开拓未来。而用艺术来回顾历史,就不能不提到说艺术。每个民族都有类似于说故事的艺术形式———长篇史诗、民间说等等。在当今艺术多元化、竞争激烈化的新时代里,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皮影戏
收藏 引用
《宁夏画报》2004年 第6期 38-39页
作者:王有才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马渠村,自清末时期就住着一户秦姓人,男主人擅长演皮影戏,后来把手艺传给了儿子秦德,再后来,又把手艺传给了孙子秦世贵。文革时期,皮影戏被定成四旧属打除之列,珍爱皮影艺术的秦世贵不得不把祖传的皮影用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谈“粤曲味”
收藏 引用
《南国红豆》2016年 第4期 24-24,26页
作者:朱伯铨八和文化艺术中心 
粤剧是运用多种艺术形式,以、做、念、打四大系统构成的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广东粤剧的表演,在四大系统中又以为主为首,而粤曲表演,也可粗略的划分为粤曲式正线梆子、二黄、反线、乙反四大系统构成。很多人问何谓粤曲味?怎样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声法与中国歌艺术
收藏 引用
《音乐世界》1989年 第12期 46-47页
艺术是研究语言在音乐旋律上延长的艺术。由于各个国、地区、民族的语言不同,咬字发音器官运用的部位不同,所以歌发音方法、嗓音的特色、演的风格也就不同。以“法”而论,我们中华民族声乐学派的正统法,应认定为“中国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骨子妙韵酬知音——记粤曲名黎佩仪与子喉骨子腔
收藏 引用
《南国红豆》2016年 第3期 36-40页
作者:梁少锋广东省文联理论研究部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3月12日晚,顺德演艺中心笼罩在霏霏雨雾中,与外边寒冷天气相比,演艺中心的大剧院内,却是一派浓浓暖意,在1400多位观众热切目光的注视下,"曲韵咏芳菲——骨子腔黎佩仪名曲酬知音"艺术专场正在精彩上演,用在场城市网记者的话来描述当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粤曲与我 似水年华
收藏 引用
《南国红豆》2013年 第4期 40-41页
作者:陈妙莉 
粤曲是用广州方言演的曲艺品种,是广东最大的地方曲种。它犹如涓涓细流,延绵发展至今将近两百年;又如一位慈祥老人,安静和包容地看着、听着、说着多少历史沧桑。而对于我,粤曲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虽然只有短短十数年,但却深深地影响和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