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近年来,随着书法审美取向的多元化,书法展览赛事的日益繁荣,纸张生产工艺也不断提升,书家对书法创作中纸张的选择和要求也越来越多样。一方面,书法创作用纸品种的不断拓展延伸,为传统的宣纸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纸张的多样性,为书法艺术多样化、个性化艺术表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更多选择。书者不但要在加强和完善自身修养和书写的技术层面上下工夫,还要深入探究纸张材料的肌理与表现力。从纸质分类来看,书法常用纸张有宣纸、毛边纸、元书纸、高丽纸、皮纸、泥金纸、蜡笺纸等等。
摘要:《汉书》所载的"(陈遵)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是正史中文人书信被收藏的最早记录。然而,对于陈遵尺牍被收藏的原因,历来存在争议。笔者通过对《汉书》、《汉纪》、《后汉书》等典籍文献资料的纵深发掘,认为陈遵"善书"即指擅长书法,但这并非说明了时人收藏陈遵的书信是因为其书法好。
摘要:明清是善书和通俗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善书与通俗小说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善书对通俗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创作理论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善书的制作者为使善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产生更大的劝善效果,又借助了通俗小说的艺术形式和写作手法。
摘要:《汉口宣讲》为荷兰籍汉学家龙彼得所藏民国年间刊刻之宣讲集,尘封邺架已久,历来未见于学界著述。作为清末民初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宣讲承载着道德教化、娱乐民众、范世训俗等多重文化功能。《汉口宣讲》内容丰富,既有传承千年的民间传说,又有自元至清各种孝悌贞烈、旌善惩恶、因果报应故事,某些哄传一时的新闻也被采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震慑力。其韵散结合、文备众体、通俗晓畅的书写风格,展现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的独特魅力。而书名冠以"汉口",亦绝非偶然,彰显了江汉平原源远流长的善书宣讲传统,以及清末民初商贸重镇汉口繁盛的图书刊刻营销业。
摘要:清末蒋玉真编《醒心宝卷》是"劝世文"类民间宝卷,它讲唱多位古人的传说故事,劝诫人们忍耐、行善。卷首开卷偈前有讲唱"圣谕十六条"一段,以假借标榜"宣讲圣谕"。清代官方组织的宣讲圣谕在清初已经出现,清代后期出现有民间艺人加入而形成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宣讲"。宣讲与宣卷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有不同的历史发展源流,演唱形态和文本形式有明显的差别。
摘要:湖北作为楚文化的中心区域,民间曲艺一直以来十分活跃,勾栏瓦舍、村社阡陌、祠堂庙宇,甚至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曲艺表演艺术的处所,潜移默化中,走向"高台教化"的层次。在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有一种民间说唱艺术甚为独特,2011年即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它就是表演传播于湖北武汉蔡甸区索河镇一带的索河善书。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书画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成立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画廊、画店等经营机构;连续四年以宏大规模跻身于国际的大型艺术博览会;各地画廊和艺术机构对自己经营的“品牌”的特别注重;更多的经纪人的产生,这一切有力地推动着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 我国书画市场的兴衰是受世界艺术市场大气候的影响的。自七十年代以来,
摘要:明清时期随着圣谕宣讲仪式在地方的推进,宣讲仪式中也融入了官礼仪式中的锣鼓乐和诗歌歌乐。地方圣谕宣讲也带动了官方、地方和民间刊印善书的风气,讲善书也成为圣谕宣讲的一个内容,以及独立成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晚清民初,民间艺人不断加入到讲善书中,结合戏曲、民歌音乐丰富了善书唱腔,并逐步形成说唱善书。从湖北地区善书的兴起、发展历史,以及在当代的遗存状况来看,善书与圣谕宣讲仪式有关,也融入了宗教、儒教仪式程式,与人们的礼俗生活紧密相关,曾是人们礼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摘要:《宝树堂印鉴》为清代谢恒所刻,在乾隆帝御驾南巡时,谢恒因敬献此印谱得以觐见皇上并受到恩赏,这在印学史上十分罕见,可谓一奇。其印章内容取自《阴鸷文》,劝告世人行善积德。文章分析了该印谱的篆刻艺术价值,解析其印文内容,探讨其中的教化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